文明的更替
有一天我到市场买米,店主人是位年轻的老板娘。我说:“买点晚米!”她愣了半天听不懂,连问几声:“你买什么?我们这不卖晚米!”我朝那装米的木桶一指,说:“那不是晚米吗?”她突然像回过神似的说:“那是煮(干)饭米啊!”我笑了,说:“你大概没种过地吧?煮饭米就叫‘晚米’!”老板娘一头雾水,调侃说:“谁家现在还种地啊?”
文章至此,我得解释一下,否则不是老闽南人,也会一头雾水的。原来,在闽南我们管早稻米叫“早米”管晚稻米叫“晚米”;因为季节不同,早晚两季稻谷的形状也各不一样,早稻米比较浑圆,适合于熬粥;晚稻米比较细长,适合于煮干饭。
老一辈人都种过地,习惯了这种叫法。但城市的年轻人已彻底抛开土地,他们才不管什么叫“早米”什么叫“晚米”呢,习惯称它们为“粥米”和“饭米”
这是我讲的第一个故事。后来有一天,我又遇上了另外一件小事。
周末回家的时候我去车站搭车,正好几个售票窗口都没什么人,我找了一个只有一男一女的窗口,跟在他们后面排队。但很快,我发现他们是一起的。见他们购好了票,我便挤身靠在售票窗口的右侧,在窗口一边站了下来。一方面,我想让他们从我身后退出比较方便;另外一方面,我想更快得到车票。
两个人走了之后,突然又来了一位女学生娃,在我身后排队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