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胜小镇的作家海男
永胜小镇,沧桑之城,是我的祖先自洪武调卫以来就世代居住的地方。我不喜欢它现在所拥有的名字——永北镇,我只喜欢从这儿永胜县城走出去,一向以诗名世,并坚守写作,以胆大妄为、无所顾忌,绚烂多姿的语言抒写着女性心灵的隐秘以及女性与男性的冲突,早领时下流行女性文学之先,成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女性先锋作家代表人之一,现供职于云南人民出版社大家杂志社的海男,所赋予它极富有诗意的名字——永胜小镇。
每当我沿着那细雨黄昏中,弥漫着忧郁的古老街道,缓慢地寻找,每当我一次次在遥远的异乡,漂泊困顿中含着泪水哀愁,读着这篇没有写到小镇的历史,没有写小镇上的马帮和马店,没有写到小镇上任何一件“具体”的物和事。通篇都是意境来表达,表达一种梦境的散文,我认为海男所描叙的永胜小镇,就是最初用许多优雅的风尚,征服了我内心世界的南方小镇,就是最初在我凝神想象消失了很久的紫薇树,废弃了很久的老水井,再也不复存在的露天电影院,火花飞溅的铜匠铺,幽暗的楼道并且试图用诗性的记忆,复活我们自己的童年与青春的所有梦想。就像让我在灵魂的边疆,看到一部洗净岁月铅华,显现事物本真朴素之美的老电影一样。
从二十一世纪隐藏着一切时间之谜的永胜小镇,我感受到了时间无情的流逝,从这个典型的南方小镇,在梦想的巨大悲剧中沉沦的心灵故事里。当一张张时间的面孔再现出,那些受时间抑制的人,那些喷射出火焰的人,那些神经紧绷的人,那些忏悔的人,那些迫于生命的丰饶和苦难,生活过、爱过、诅咒过、挣扎过、恋爱过、疯狂过、绝望的人,在永远诞生的困境里,经由海男优美的叙述。使得她那变幻莫测的诗意语言,像浓烈醇香的美酒,像激情燃烧的火焰,像古老神秘的咒语,像不可抗拒的神谕,在虚构的玖瑰里,在疯狂的石榴树下,她的写作就源于她对人之存在虚无性的本真体验,她的写作始终是面对虚无并试图超越虚无的写作。我知道海男的写作是独特而纯粹的,没有人像她那样始终充满旺盛的想象力,对精神意象持续不断的捕捉,使她在语调与物象之间开掘写作的无尽之路。
因此,当我的灵魂一次又一次地在越来越喧闹的城市乡村离家出走,那些来自身体本身的思索,那些心灵秘密通道的展开与中断,那些个人对时间的抵抗,那些在岁月的清洗中残存的诗性,在从云南永胜的童年家园里走出来的女诗人海男,她的、诗歌、散文都像影子一样撞击着我的灵魂。
虽然我从未有缘结识这个原名叫苏丽华的女诗人,但我知道海男是近年来十分活跃而又个性鲜明的一位畅销书女作家,我知道这个从事文学创作近二十多年,至今已出版诗歌散文等作品三十多部。在诗歌、散文、等领域都多有建树,并已出版过500万字以上的文学作品的作家海男,她的跨文本写作男人传、女人传、身体传、爱情传曾在中国大陆引起轰动,并已出版过四卷本的海男文集。
我与海男、木祥、简良开、陈洪金等人不同,我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我家就住在永胜小镇上,从小就是在小镇长大,直到青年才弃学外出打工,后来再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劳作,现在也住在父母1989年修建的永胜县城北街龙井巷20号的房子。在学生时代我就是读着海男她们这一代人的诗歌长大的,虽然诗的内容早已忘记,但我却记住了海男这个独特的名字以及向来特立独行,我行我素的人和事迹。
在1995年出版的空中花园里,在周荣新主编的图文并茂的走进丽江的一书里,我不止一次地读到这个“一年四季小巷内、市面上,鲜花装饰了古镇,街头站满了卖花的少女、老妪。”当然我还在木祥丽江马帮的书里,我读到了永胜小镇虽然是一个简单的小镇,一个很不起眼的小镇,但在文学界里认识永胜小镇的人却不少,原因是小镇里出了个有名的作家海男。
尽管后来我在世界各地著名作家的书里,读到由不同的作家深情描绘所营造的故乡的小镇,但是无论它是遥远的异国他乡还是近在咫尺的梦里水乡,无论是南方或北方的,繁华或清静的城市乡村,但给我最深的印象还是这座典型的南方的南方小镇,最像诗歌一样永久地铭刻在我心里,使我记住了这像邮票般大小的小镇,因为海男、木祥、简良开、陈洪金等当代作家的文名而声名远播的永胜小镇。
我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读过海男的诗歌散文佳作,但是我知道只要读过这篇永胜小镇的故乡人都会热泪盈眶,因为这个永胜小镇本身就是一个文明之邦,她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多彩的文化,除了小镇具有历史价值在城建筑,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外,从古到今她还有一大批支撑永胜文化的文人。
在当代作家群中,海男有她独特的一面。她的文学语言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让人读后常常惊讶这个的女人想象力是那么样的丰富多彩,在我的印象里她是一位带有强烈女性情绪的家,她的作品让人无法忽略其间弥漫的那股浓重的女性自我意识,好似乎她总是在致力于女性经验的书写与解放,揭示那些只有女性才能真切触摸的现实遭遇和内心隐痛。
每当我从她刚刚出版发行的新书里,翻开印在书扉的主页简历,看见她的照片与实际年龄不相吻合,她年长我将近十岁,至今看起来依然美艳如花。我听说过很多人在我的面前说起她,有的人不无嫉妒她在事业上所取得的巨大的成功,有的人却在明里暗里诽议她的爱情、婚姻、家庭。我虽然从未与她面对面的会晤过,但我始终有一种感觉就是,这是一位终身为了追求文学的高贵与纯粹为己任,为了追求理想年代的美与幻觉共同存在的现代女性,是一位不断与旧观念与世俗观念勇敢决绝的女人,如果不是,又怎会有如此丰富的内心生活。写作帮她战胜了活着的恐惧,残忍又帮助她杀死内心深处的敌人,也许她的简单而又丰富的一生,就是从无尽的欲望纠缠直到无爱的淡薄和甘心承担岁月的消耗。生之繁华直至荒芜,从全身心的投入一次次虚幻而又真实的爱情梦境,直抵生命的苍凉,灵魂的彼岸。
在每一个面对现实脚踏实地的人面前,她是一个飞翔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同凡响的女人,因为在世俗生活中的男男女女,最终都会有一个平庸的归宿,而她的美丽爱情只有在虚无的想象中飘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故乡,故乡作为人类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的中心,他的存在意义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永远不可抗拒的诱惑。多少次我眺望着无数燕子凌空飞舞的夜晚,幻想着平静的火焰从我眼前消失的荒原,我试图从一个人的记忆里完全抹去我的故乡永胜小镇,但是我做不到,对于这样一个热爱故乡的人来说,这比什么都还要困难。
于是,我走进了海男营造的神秘的边疆世界,也走进了我一直在寻找的飘浮在天地之间的精神故乡—永胜小镇。虽然沉重不堪的生活已经把我们捆绑得太久,但是在每一个时代的爱情诗篇里,在灵魂的边疆,我们的生活越贴近大地,就越趋近于完全母语化、本土化的生存感受与情感、心理体验,就必然让我们由沉重的生活走向灵魂的舞蹈诗意的充盈,或者由此走向更为遥远的地平线上永恒的追求。
在这里海男是以一种非常平民化地生活而诗意地写作的。她生活在一种建构女人的生活史和心灵史的艺术中,或者说海男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不断在用多年构筑的艺术语言,对许多女人进行剖解与粉碎的解构艺术。之所以每一位写作者的一生,极其短暂的一生,都在寻找自己为之表达和解释的写作世界,从那一刻开始,她的爱情和苦难生活也就真正的开始了。
因此,我才执拗的喜欢海男把她私人生活中的县城,像露珠可以溶解一切秘密之花的往昔之乡的永胜小镇。它尽可以是一个国家的县城,却是我们个人生活中同一个国家的成千上万的人一样经历了一座县城的命运故事。尽管这个故事是一个世俗史无处不在的寓言。但是因为我们的童年,我们的青春以及我们生命的探索和成长阶段都消耗在这座县城的缓慢时光里。当那些突兀而来的世俗场景在时光的映衬之下,触痛了我们生命中最脆弱的灵魂时——灵魂像急流一样开始奔涌而去,那些幽灵似的画像,那些天使般的面孔,那些魔鬼似的体验将由此被笼罩在富有许多经历的时间之谜中。我将隐藏在最深处,以此合拢时间之门又敞开时间之躯。自始至终出现在永胜小镇的古老故事里。
没有人像我一样在乡村的大地上读着我的大学,我的课堂就是在中国的西部,那神秘的边疆世界和通往无尽美丽苍凉的天空大地。
我至始至终没有读过一天大学,但我却一直在向往着有一天能够走进一所真正充满自由博爱的高等学府,可以实现我心中多年以来未曾实现的梦想,也正因为如此,我才会对飘过彩云之南上空的一切诗意光芒,产生丰富多采的联想。
我是这21世纪当代中国边疆的傣族农民,我是生活在这块宁静美丽古朴悠远的东方大地上,年轻的乡村行吟诗人,我是这东方的大地上亿万斯年的万丈红尘中,大香格里拉的一片光明净土中的追寻者,我是这滇川藏边境交界处三江并流地带,歌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一代农村青年,我在这西部山川中一边感受生活,一边吟唱着生活
自幼生长在如今荣获世界文化遗产名城中国丽江古城边缘——澜沧卫古城里,今天的永胜县城中的我,栖身农村,热爱文学,酷爱读书,尤其喜欢在各种中外名著的文学殿堂里徜徉,并常常陶醉于其间难以自拔,继而滋生了许多生长在庄稼地里的文学梦想,时常带着一身的泥土汗味走出一身的困苦,捡起油盐柴米的包袱,学着微笑,面对人生,再苦再累,也仍然苦中作乐,身居陋巷,也仍然不改昔时读书求学之乐。虽然没有太高文化的我,极平凡,极普通,唯一可以示人的地方就是:住在小地方,写点小文章,读过很多书,做过很多事,走过很多路,就是没上过大学,现在依然在人生的道路上想念浪迹江湖,四海为家的日子,因为这是我解读天地之书的开始。
在这个浮华的时代热爱文学的我,从来没有一架天梯可以让我攀缘而上,直达人生文学的殿堂,所以我只能仰望我的天空,我的大地,幸好书本一直是我的充实生命的精神粮食,在这里我应该感谢,我所读过的那些文学书籍,是它们芬芳了我一个又一个孤独而又漫长的夜晚,是心灵的诗歌,使我飘泊异乡的那些寒冷无助的日子,倍感温暖慰藉。
写作于我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宿命,那些年少的风花雪月,那些随风飘逝的往事,那些隐藏在旧梦里的悲欢离合,也许可以遗忘,但是在那些小小的方格里,浅浅的文字中,是我在现实中无法触及的梦,我在字里行间叙述着生活的酸甜苦辣,也让自己的生命旅途在一行行的文字里陶醉,成熟,丰厚起来。虽然我的一生没有经历大爱大美,却经历了许多人生大痛大苦,我是一个喜欢美,喜欢音乐,喜欢艺术,一个成天与文字打交道,但至今仍不厌其烦的青年男子!我是一个游走在我的乡村世界的求索者,永远没有停止对真善美的追求,希望有一天能触到幸福的羽翼,因此我知道我的大学在乡村,不在那些市侩的眼睛里,也不在那些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的达官贵人轻薄的嘴唇里。
因此我没有什么奢望,背负生活的沉重,我独自走在岁月的边缘,我就是我,我用一生的时光,去迎接大时代的暴风骤雨的到来。我就是我,参透天地之书的奥秘就会转身离去的我。曾经爱上爱情,曾经向往流浪,曾经狂喜,也曾经迷茫,但是我要感谢生活,能让我在这人间的天堂里读书,让我在人间的炼狱里磨练自己的精神意志,绝不屈服,虽然万丈红尘画不出我心灵蜕变的轨迹历程,但我相信我自信,我自强,我不羁,我洒脱,我不因受挫而言败,更不因失意而堕落。我在这如花的日子里独自美丽着,香甜着,让每一个日子都充满了实在,芬芳,如同我的文字,我尽力使它们有着香的诱惑,美的朴素。因为我知道这个世界需要永恒的感动,它会给我带来生命的动力,赋予我勇气和力量!它必将会引领我穿越这无边的暗夜,到达东方的晨曦照耀之下的大香格里拉,我的乡村世界。
我也曾在都市的街道上行走,也曾在汗流浃背的严寒酷暑中,打工生涯里,用自己微薄的体力换来衣食的丰饶,对于那些日愈离我远去已经消失的土地上的影像,我更加怀念,对于这与生俱来的生活困境,我绝不投降,降下自己生命中引以为贵的白旗,和骄傲的高贵的诗人的头颅,我用燃烧的激情,迎接这改革开放的时代的暴风骤雨。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就是我!我写,我诗,我歌,我爱,我的一切都源于生活,我的一切都发自内心。文学对我来说,是一个神圣的梦,为了实现这个梦,我吃过太多的苦、流过太多的泪、付出太多的心血。但我至始至终既无怨也无悔,这就是我,我的足迹是诗兴豪情愈行愈远还生,我的布衣情怀是写满天地之间的日新月异的大块文章。
惟因山能陶性,水亦修身。登高而歌,临水而叹,山因文化而名,文化因山更显深厚,承载了这东方大地亿万斯年多元文化丰厚的历史脉络,雄浑底蕴,纵横几万里的三江春水奔流不止的江河水啊,像母亲甘甜的乳汁,哺育了多少英雄才俊,高人逸士,红粉佳人,哺育了多少黎民百姓,并赐予了多少人以滔滔江水奋勇向前,浪奔浪流,永无止尽的生之力量和绵延不绝的动人情思,而我的乡村大学生活的一叶小舟,便在这山水陶然之中从容启航。记得多次在三江之畔金沙江大峡谷、怒江天险,澜沧江的峰回路转处驻足远眺,听惊涛拍岸,乱石崩云,白鹭高鸣,愁猿惨啸的那种情景,体会那种对酒当歌,慷慨豪放的“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气势。便会感受得到山为仁者所乐,是因其稳健厚重;水为智者所乐,以其灵秀活泼。而仁者智者也因山水而更显仁与智,这也许是中国文化中最高层次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了。而这些就是我的乡村的乡村大学里,像八月桂花开时香气自然浓郁的校园,在这乡村世界中,一切的一切都成了我思维中灵感的火花迸发的源泉处。尽管没有明净的教室,如茵的草地,也没有精密先进的仪器,知识渊博的教授给我作什么学术性的精神指导,但是在这山水陶然之处,因为我的生命有着放飞梦想的广阔苍茫,因而我的乡村世界,我的乡村大学才越发显得美丽丰盈,才越发显得雄浑古朴天然。而我的大学在乡村,才恰似那中华文明古国参天大树的一脉叶子,从最初生命的萌芽,到成长的飘零,经历了无数风吹雨打,直到独自翩翩起舞在岁月的背后,静静地回味,那些人间天堂的过过往往,那些俗世红尘里的来来去去,总能绐我最真的感动,让我的生活因此变得简单而安静,理性而善感,平凡而快乐!真实而从容!
黄昏,一杯清茶;伏案,挥洒一份心情。此生,何求!让我的生活与憧憬如同彩蝶飞舞,曼妙无穷。当清晨温暖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树荫照耀在小溪里,偶尔天空有鸟儿低飞在水面,鱼儿也开心的在水里游来游去,美好的生活就从这里开始了当我守望自己的乡村爱情和诗意生活,看着世界的丽江沐浴着金色的阳光,那千年的辉煌在我的乡村世界里把‘天雨流芳’这些美丽的方块大字,把平凡事物中蕴藏的朴素情感和深刻内涵,如岁月般在我们的脑海中流过,也许,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感觉
让我在滇西北的乡村沉溺于浪漫的幻想,让我追逐勇敢的超越,让我的目光,常常沿着来时的路,久久地回望故乡,回望童年,回望在我所有的光阴中属于一个人的村庄吧!让我在晚霞缤纷的落日里赶路吧,让我在平静的乡村里面生活吧,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走自己的路,过有意义的生活;让我走在这追逐黎明,追逐阳光,追逐一切的一切有意义的生活。只有生活在阳光的天空下,我那晦暗的心事,才可以重新镀亮;打湿的花朵,才可以再度芬芳,敞开的胸襟,坦露的情怀,才可以让大香格里拉岁月的风一遍又一遍地灵息吹拂,在我这颗永远执着向善伤痕累累的心里,留下或深或浅,或明或暗,斑驳的痕迹;才可以让我的青春在流浪,才可以让我的灵魂从那春意萌动的枝头,由土地而生像鸟一样痴情像山一样思考,像水一样恋爱的再世为人。在这红土高原今夜微风轻送,日月江河奔腾中,在这搜遍藤萝古径,并无断简残碑;望中蝌蚪悬崖,谁识云书天篆的大道江湖中,在这紫气东来,彩云南现的菩提禅悟,音画丛林中,我是从这里出发追寻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匆匆百年人生过客正因为如此,在我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当上下而求索的乡村世界里,我才如此向往我的乡村大学,梦想你的到来,有你的远方就是我的天堂,让我每一次从昏睡百年的梦境中醒来的早晨,就能看到你恩赐给我无比温暖的幸福时光,只有如此才让我相信在我的乡村世界中,在我的乡村天堂里,可以安置得下一张平静的书桌,让我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从容不迫地面对我的生活困境,让我拥有真正能够改变命运的穿透悠远岁月的知识力量,所以我才以心做笔,血泪研墨,书写我的乡村生活,我至始至终地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种天地之美的大境界其实离我等这些乡村之人的布衣情怀并不远,因为我的乡村大学教会了我的一切,让我领悟到来自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水乳交融,来自宇宙苍穹,日月星辰,寒来暑往,秋收冬藏的天地万物景象,让我真正感受到了闰馀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的金生丽水,玉出昆冈的妙境中国和谐丽江的山水人文,也让我感受到了似兰斯馨,如松之盛,川流不息,渊澄取映的九州禹迹,百郡秦并,山连横断,界接吐番,星分东井,地邻西川,鸡鸣赤城,芳草斜阳连天碧的边疆灵魂世界,感受到了商世八迁,禹河有九,玉斧森沉,金沙环绕,日月当关,风云护垒的北胜雄州的前朝往事,感受到了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的治本于农,务资稼穑,俶载南亩,我艺黍稷的三农中国在滇西北高原翻天覆地的山乡巨变,感受到了骑牛闲读史,牧豕自横经。秋首田中禾颖重,春余园内菜花馨。三径风光,白石黄花供杖履;五湖烟景,青山绿水在樵渔的现代农家天然风味;感受到了青萍夜啸芙蓉匣,黄卷时摊薜荔床。莘野耕夫闲举耜,渭滨渔父晚垂钩。龙马游河,羲帝因图而画卦;神龟出洛,禹王取法以明畴。元亨利贞,天地一机成化育;仁义礼智,圣贤千古立纲常的道德风范、文化底蕴;感受到了数竿君子竹,五树大夫松。仰高红日尽,望远白云孤。百年诗礼延余庆,万里风云入壮怀。凛烈壮士腰间长按三尺剑,堂皇男儿腹内自有五车书的黄炎传万代的热血奔流,正气清风,古道神韵。
在这紫电青虹腾剑气,高山流水识琴心的山高水远,江海犹寄萍踪的书香古城,我的大学在乡村,来来去去去来来,早起看人间,心灯不灭天灯在。你看这丙夜萤萤辉碧汉,鸡窗朗朗澈银河,百城拥处争吟咏,万卷披时灿啸歌。书香处处,盈眸沁心,爱我所爱,无怨无悔,朗吟笔岫云飞清风啸,翰海星沉白雪歌之句,坐拥书城,恨不得置天下图书于座旁,恨不得读尽万卷书,行尽万里路,识得万般人,人生至此,夫复何求,贫时陋巷长街风檐展书读,盘田种地,打工谋生,能屈能伸,出得庙堂,入得江湖,境遇艰难仍痴心不改,自得其乐。虽然我的乡村大学,没有效仿前贤今人的建功立业,集其大成,却自有我边疆农民一隅乡村的精神世界,足以让我流连忘返,徘徊在聆听古今中外的先贤圣哲的谆谆教诲之中,皈依正道,修养身心,为学精进,深入经藏,开启智慧之门,发现一切,认识自我,这便是我乡村大学最神圣而又最自由的时刻。
最后一次见到画家苏新宏的时候,是在从上个世纪跨越这个世纪的艺术大师袁晓岑先生巨星殒落的时刻,在云南艺术学院的音乐演播厅里,为云南人民深深怀念并诚挚追思的一代艺术大师袁晓岑先生在生前曾经就职过的工作单位所举行的追思会上,我看到了苏新宏先生那瘦峭的身影,含泪的面容,惜别的感伤。然而时隔不久,就在滇西北的永胜县城,我不幸惊悉这位以现代油画、表现主义彩墨绘画等艺术观念出名的云南本土艺术家辞世的消息,我不禁为这位当年以太阳雨参加全国,也极易从这些书报上得到我渴求已久的知识,就这样这个地方就成了我随时光顾的地方,一来二去,在这里的很多营业员都认识了我,知道了我这个近些年来在丽江本土,不断在艰难挫折中进行着乡土文学创作的青年农民,熟悉了我经常使用的笔名,并十分关心我,认为永胜这样一个国家级贫困县里,能够出来一个像我这样到现在还能坚持勤工俭学、坚持文学创作的青年农民真是不容易,虽然他们在很多时候,由于能力有限,条件也不是那么的好,不能在超过原则的前提上帮助我,只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才能帮助我,尽自己的一些微不足道的心意,但是我已经是非常感激了,因为在我最孤独的时候,我的作品还没有更多的读者时,我所从事的新农村文学创作还没有什么影响力的时候,还有这么多能够理解我的人存在,虽然他们不一定真正懂得我对文学的执著,不一定懂得我对当代农村山乡巨变所产生的内在原因深刻的关注程度,也不一定懂得我对我所热爱的这片乡村世界里,多灾多难而富有希望的土地上,无数可歌可泣的人和事物所触动的内心世界,但他们能够用自己的点滴真情,尽可能的帮助我,我想在我的这一生当中,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幸福的事。
有时他们在街上遇到我的时候,还非常亲切地问候我,最近有没有在写文章,写些什么样的文章,在什么地方的报纸或杂志上刊载了我的作品,如果有让我告诉他们,好去找来拜读一下我的大作等等这样的话,让我受宠若惊,深受感动和鼓舞,毕竟在这个离省城很远的地方,有这么多的一些年轻朋友在为我打气,让我在每一次经历挫折中又多了一份勇气,也让我对每一次踏进这个专门放有中国青年报、经济日报、云南日报、丽江日报、中国移动报、全球通、动感地带等杂志报纸的营业厅,产生了一种极为浓厚地兴趣,而我每次到这儿来,这个营业厅的女服务员,看到我正在聚精会神,津津有味地坐在营业大厅的客户休息室里,着最新的报纸或杂志时,她们总是不动声色为我泡上一杯热气腾腾的绿茶,放在我的面前,让我在干渴时随意饮用,让我在自由地汲取丰富的精神食粮的同时,也在汲取绿茶的岁月箐华——生命的源泉,总是默默无声地为我把书报架上,被我看完以后没有放得整齐的杂志精心整理放好,让书报架上的书刊杂志一如我进来时的那般整齐,每一次我在领受她们这些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服务时,我的内心也在深深地感动着,这就是我们中国移动的好员工啊!在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把服务的每一个细节做好。
刚开始的时候,我的朋友还有我亲人都很少有用中国移动的手机,因为在当时,中国移动的通话费用是相当高昂的,稍不留神,一个月的话费就相当于一家人一个月的生活费,经过中国移动的好几次话费大调整,现在我身边的许多朋友也都用上手机,而手机号码居然以中国移动的139开头的居多。朋友多了路好走,但朋友多了事也多。每次这些朋友的话费只要没有了或少了,总要从老远的地方就打电话给我,让我挺着小油肚,乐癫癫地跑去把他们交话费。事后,还不领情,还要说是就认得你这小狗,平常爱读书看报,所以每次才喊你去把我们交上点话费,算是便宜你喽,你还要得好不说好。每回你报纸也看了,杂志也翻了,人情也有了,美女你也顺带一起照看了,这样的美差,一举多得,你为啥子还不跑勤快点。朋友在哈哈大笑,而我在大喊冤枉,我给你们几公子跑路,辛苦费一点没有,你们还如此贬我,这是哪门子道理,存何天良。
话说还是说,每次把朋友交完话费的时候,这营业厅里的报纸杂志,还是照看不误的,因为不看白不看,看了也白看,我记不住那么多的文章内容,只是在自己丰富多采的内心世界里,还能够记住有这么样的一个地方,让我对它产生了一种极为微妙的情感联系,因为在中国移动的企业文化理念里,有一种精神理念告诉我——我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沟通从心开始。
当我生活在农村的时候,就让我从容地面对脚下的这片大地,当我坐在田埂上学习写作的时候,就让我把头顶的蓝天都当做无字的书本来吧!这是我坐在中国移动的客户休息室里想出来的美妙的句子,多好,中国移动的企业文化精神理念都被我纳入到自己的思想体系来了,这个营业厅的作用不仅仅只是我交话费的地方了吧!更是我浮想联翩,杰作迭出,灵感火花闪烁的地方,别看我平常沉默无语的时候像座火山,寂静的地表层下面其实奔涌着许多熔浆,燃烧激情的岁月在顽固地还原记忆的真相之前,所有的时光只为了潮来潮往的红尘过客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感谢中国移动,你在我们被未来圈定的流水光阴里,给了我这么一份厚重的人生礼物,让我在这片古老而又美丽的乡村大地上不再孤独,因为有了你,我与外面的世界,精彩才有人用心关注,平淡也有人在瞩目鼓舞,也正因为有了你,每一个来自用心服务的微笑,才有了美丽的春天般的笑容展现在我们面前,每一句来自朋友的简短问候,才有了寒天腊月里阳光般的温暖,每一次攀登书山学海的险峰峻岭,才有了我可以做得到的从容自信与勇敢决绝。因而忘不了的这些旧时光,才在每一次踏进这中国移动公司永胜营业厅的大门时,不断翻滚着储藏在我内心世界里的这些读书看报的好时光。每次走进位于永胜县城中心十字街口的中国移动营业大厅,我就情不自禁地要朝放有书报夹的那个角落张望。因为平日里有着喜爱读书看报的好习惯,所以随走到哪里,只要稍有一点时间,我就会顶着书或报纸在看,这些年来这个习惯伴随着我走了好长的一段人生路程,而这个习惯又是在我经常去浏览报纸的地方,中国移动的营业大厅延续下来的。
在很早的时候,我爱去县图书馆借阅书刊杂志,可后来由于要建永胜县的文化宣传中心,县图书馆就不知搬到哪儿去了,我也没有时间专门为了借一本书要跑到图书馆去,但是读书看报的这个习惯怎么样也改不了。还好我们所在的县城中心——中国移动公司的营业大厅里面,它时常在自己的营业厅里摆放着几份报纸,而且这些报纸书刊隔不长的时间里,总是在不断地更新,我很容易读到我最新的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也极易从这些书报上得到我渴求已久的知识,就这样这个地方就成了我随时光顾的地方,一来二去,在这里的很多营业员都认识了我,知道了我这个近些年来在丽江本土,不断在艰难挫折中进行着乡土文学创作的青年农民,熟悉了我经常使用的笔名,并十分关心我,认为永胜这样一个国家级贫困县里,能够出来一个像我这样到现在还能坚持勤工俭学、坚持文学创作的青年农民真是不容易,虽然他们在很多时候,由于能力有限,条件也不是那么的好,不能在超过原则的前提上帮助我,只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才能帮助我,尽自己的一些微不足道的心意,但是我已经是非常感激了,因为在我最孤独的时候,我的作品还没有更多的读者时,我所从事的新农村文学创作还没有什么影响力的时候,还有这么多能够理解我的人存在,虽然他们不一定真正懂得我对文学的执著,不一定懂得我对当代农村山乡巨变所产生的内在原因深刻的关注程度,也不一定懂得我对我所热爱的这片乡村世界里,多灾多难而富有希望的土地上,无数可歌可泣的人和事物所触动的内心世界,但他们能够用自己的点滴真情,尽可能的帮助我,我想在我的这一生当中,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幸福的事。
有时他们在街上遇到我的时候,还非常亲切地问候我,最近有没有在写文章,写些什么样的文章,在什么地方的报纸或杂志上刊载了我的作品,如果有让我告诉他们,好去找来拜读一下我的大作等等这样的话,让我受宠若惊,深受感动和鼓舞,毕竟在这个离省城很远的地方,有这么多的一些年轻朋友在为我打气,让我在每一次经历挫折中又多了一份勇气,也让我对每一次踏进这个专门放有中国青年报、经济日报、云南日报、丽江日报、中国移动报、全球通、动感地带等杂志报纸的营业厅,产生了一种极为浓厚地兴趣,而我每次到这儿来,这个营业厅的女服务员,看到我正在聚精会神,津津有味地坐在营业大厅的客户休息室里,着最新的报纸或杂志时,她们总是不动声色为我泡上一杯热气腾腾的绿茶,放在我的面前,让我在干渴时随意饮用,让我在自由地汲取丰富的精神食粮的同时,也在汲取绿茶的岁月箐华——生命的源泉,总是默默无声地为我把书报架上,被我看完以后没有放得整齐的杂志精心整理放好,让书报架上的书刊杂志一如我进来时的那般整齐,每一次我在领受她们这些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服务时,我的内心也在深深地感动着,这就是我们中国移动的好员工啊!在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把服务的每一个细节做好。
刚开始的时候,我的朋友还有我亲人都很少有用中国移动的手机,因为在当时,中国移动的通话费用是相当高昂的,稍不留神,一个月的话费就相当于一家人一个月的生活费,经过中国移动的好几次话费大调整,现在我身边的许多朋友也都用上手机,而手机号码居然以中国移动的139开头的居多。朋友多了路好走,但朋友多了事也多。每次这些朋友的话费只要没有了或少了,总要从老远的地方就打电话给我,让我挺着小油肚,乐癫癫地跑去把他们交话费。事后,还不领情,还要说是就认得你这小狗,平常爱读书看报,所以每次才喊你去把我们交上点话费,算是便宜你喽,你还要得好不说好。每回你报纸也看了,杂志也翻了,人情也有了,美女你也顺带一起照看了,这样的美差,一举多得,你为啥子还不跑勤快点。朋友在哈哈大笑,而我在大喊冤枉,我给你们几公子跑路,辛苦费一点没有,你们还如此贬我,这是哪门子道理,存何天良。
话说还是说,每次把朋友交完话费的时候,这营业厅里的报纸杂志,还是照看不误的,因为不看白不看,看了也白看,我记不住那么多的文章内容,只是在自己丰富多采的内心世界里,还能够记住有这么样的一个地方,让我对它产生了一种极为微妙的情感联系,因为在中国移动的企业文化理念里,有一种精神理念告诉我——我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沟通从心开始。
当我生活在农村的时候,就让我从容地面对脚下的这片大地,当我坐在田埂上学习写作的时候,就让我把头顶的蓝天都当做无字的书本来吧!这是我坐在中国移动的客户休息室里想出来的美妙的句子,多好,中国移动的企业文化精神理念都被我纳入到自己的思想体系来了,这个营业厅的作用不仅仅只是我交话费的地方了吧!更是我浮想联翩,杰作迭出,灵感火花闪烁的地方,别看我平常沉默无语的时候像座火山,寂静的地表层下面其实奔涌着许多熔浆,燃烧激情的岁月在顽固地还原记忆的真相之前,所有的时光只为了潮来潮往的红尘过客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感谢中国移动,你在我们被未来圈定的流水光阴里,给了我这么一份厚重的人生礼物,让我在这片古老而又美丽的乡村大地上不再孤独,因为有了你,我与外面的世界,精彩才有人用心关注,平淡也有人在瞩目鼓舞,也正因为有了你,每一个来自用心服务的微笑,才有了美丽的春天般的笑容展现在我们面前,每一句来自朋友的简短问候,才有了寒天腊月里阳光般的温暖,每一次攀登书山学海的险峰峻岭,才有了我可以做得到的从容自信与勇敢决绝。因而忘不了的这些旧时光,才在每一次踏进这中国移动公司永胜营业厅的大门时,不断翻滚着储藏在我内心世界里的这些读书看报的好时光。
阔别昆明,十年之夏,惊悉云南著名中国画,雕塑名家袁晓岑先生辞世消息。于金碧路上,法国梧桐树下,正展报而读的我从滇西北丽江辗转临沧,方至昆明,在街头打开2008年6月12日的都市时报之所见也。
对于袁老先生的艺品杰作,我是早已久仰拜读,深有感悟,画者无言,魂归道山,大美何言,心有所殇。孔雀东南飞,徒留画卷写空灵,文林余陋室,不将片言惹尘埃。
丹青画魂,莫问仙乡何处,贵州普定也罢,昆明老城也休,前世今生,与美结缘,与真同行,俱善同归。生为爱美之人,死乃为美而逝,把一切都奉献给了永远的艺术生命,虽历经千折万磨,仍不改变初衷,屡受风霜雪雨终就痴心无悔,自古对酒当歌,解衣磅礴,泼墨作画,塑神造像之事,俱文人观书良久,行路千重,不得抒情寄怀,始凭笔墨涂写性灵矣。袁老先生初始为文,首从云南大学就读文史之专业,然后旅昆得中西合璧,修学有成的徐悲鸿先生大力指点,得窥国学门径、师法自然,承启造化,大学毕业之后以卖画及教书为业。建国以后,曾任云南美术官方要职,擅长写意花鸟绘画,尤其以国画孔雀一脉,传神写照,被世人赞誉为当代云南画孔雀之佼佼者,其技艺娴熟,神韵独步,人书并老,画逸天然,大有空灵欲飞,秀美云天之感也。然细品精识,又浑然天成,墨气淋漓,轻灵中寓无穷浑厚意味,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矣,先生能以参透中华画诀,全凭多年解读天地万物之往还的玄妙神思,运手中画笔,泥刀等工具,在宣纸、泥塑、青铜等材料上挥洒自如,非一日之功,常令人壁立作品之前,叹为观止,汗颜不已。
先生高寿,年享九旬有三,按中华古风民俗,当以追加三岁或五岁之龄,礼当厚葬,奠之吉礼,归于滇池之滨,举世同钦,拦路歌哭罢。
先生是带着一生的追求来到人间,他把流水的光阴凭着爱,凝固在我们的灵魂的视野里,老人何憾之有,一幅幅静止的画面传递着彩云之南,孔雀故乡的无比美丽与亲和力,一尊尊雕塑揭示着这个老艺术家的生命将以别外一种面目存在。
我不知道袁晓岑先生的力作价值在昨天、今天、明天以及往后更长的岁月里,升降涨停有多高,但我知道一个艺术家的生命并不停留在昨夜之灯的光环下,他将复苏在所有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公众记忆里,他的作品并不仅仅属于个人收藏的小屋,也不仅仅属于国家博物馆,或某一时期的美术展览馆。同时,他的艺术成就也不仅仅只是他一个人所奋斗,创造出来的结果,他的作品,充满着爱与智慧,充满着一个东方赤子从大河之源奔来的浓浓真情与热血长风。可以说他的存在是应美而生,为美而死的,他的一生始终为创造属于他们这一代人的美术活动而终生奋斗不息,永不停止的。
老人一生行旅,布衣情怀,始终未改书生本色,时处顺逆之境犹能坚定自我,探索寻道,可谓不负此生,难能可贵,赋闲而不闲,老退而不休。早年旅滇求学,甘苦自尝,踏平坎坷成大道,中年间九死一生,历经艰辛仍就热爱云南,展示着从南到北,永无止尽的青纱帐,静峙在南方的甘庶林,弹奏起我心中的风琴声,珍藏起阳春白雪——天地无尽的歌唱,怀念起那些下里巴人的高山流水,生活在别处,灵魂在故乡。
乡村的心,在这里别有天地,乡村的人,在这里找到出走与回归的方向,而我最后的乡村世界,将永远广阔地无以复加的存在。一切在乡村大地上,热爱生活,安居乐业,高贵的灵魂,将以树的姿态拥抱蓝天热土,将以绿叶对根的情意,朝拜这永远生长爱情和希望的水乳大地。
这就是我的生命之中,不肯轻言放弃的承诺,不舍昼夜的时空之门,穿越生死的江河奔腾,抵达灵魂的天堂,乡村的彼岸。有你的远方就是我的天堂。在你温柔的眼光,我的乡村世界,又岂止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江山无限,双脚迈进来,也同样可以走出“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人生大境界,又岂止是小楼一夜听春雨,红袖添香伴读书的情深意浓,我的乡村世界,同样也可以是人在高处,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梦想照见现实,也可以是东壁图书,西园瀚墨,晨昏劳作,静夜功课的写意人生,也可以是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朴素真理。
在这海阔天空,我心飞翔的龙之故乡,我这一直敞开却永远如封似闭的天地之门,承接了千载难逢,自由而辽阔,无穷无尽的苍穹的力量,好似东方的太阳,映照着古老的大地,民间的天空,烟霞的灿烂,彩云的浪漫,人生的际遇,命运的无常。重返这天地的空旷,岁月的悠长,流光的飞渡,事物的变迁,境地的纷呈,哲艺的开始。
站在这精神的纪念碑。灵魂的分水岭。我是大香格里拉,人间的天堂,幸福的使者,大地的主人。我从珠穆朗玛峰,天脉的延伸,一路的狂奔,越过高山的阻隔,淌过汹涌的激流,回归真正的自我,纯粹的唯一,莲花的圣境,无语的苍茫。
在西藏的早晨。云南的黄昏。异国的风情。他乡的梦境。尘世的花朵。风霜的容颜。炎热的南方。寒冷的北方。沉入的黑暗。升起的光亮。笑傲的沧桑。沦落的风尘。诗人的梦呓。精神的还乡。云游的洒磊。禅悟的虔诚。蓦然的回首。伊人的所在。望尽的天涯。飞舞的裙裾。暗香的流动。青春的飘扬。走远的征途。踏遍的青山。涉足的忘川。风雨的前程。浮华的背后。隐藏的至爱。平淡的生活。出入的神秘。显现的灵光。享尽的繁华。寂寞的同在。千秋的功过。末日的审判。轮回的辗转。万象的更新。混沌的分割。嬗变的始终。
一切都在这世间缠绵,尽在其中的悲欢离合里,道一声珍重,邂逅江湖的涛生云灭,聚散无常的浮光掠影,尽在这铁板铜琶唱响的大江东去里,狂歌痛饮,来参拜这天地之间,神圣的门,乡村的门。打开这隐藏在前世今生里,灵魂的密码,浮生的苍白,梦想的现实,金黄的颜色,释放着高原的灵性,逾越着人生最后的高度,觉悟着生命的尊严在每一天自由的壮烈的复苏,让所有谦卑的俯仰,痛快的出现,因而纵横的自信,沉默的踊动,与所有得到的辉煌,沉痛的虚无,在安静的历史,看淡的生死,飘渺的存在,空灵的皈依,参悟的妙趣,优游的自在,灵息的吹拂,亲吻的美丽,都已化作穿越母腹的阴郁,进入时空的隧道,走在举世的繁华,驿路的红尘,即便是一生的遭遇,痛彻入骨的求索,万念俱灰的静寂,等待生命的凌迟,却无法再重复这一刻。最终的尘缘总要归还于彻底抛弃我的世界。
闭上双眼,缥缈的微笑,旋转的花朵,来自天空和大地,却不容得我足下的土地,头顶的天空,无从逃避的悲哀,永远诞生的困境,成了我绝望的突围。但要消解人生的思虑,不复有云的流动。却依旧面带流水的观想,拈花的微笑。美丽与哀愁,盛放在眼前。云淡和风清,汹涌在心头。永不再来的时光。无法摆脱的爱恋,稍纵即逝的尘埃。近在咫尺的目光,远在天涯的狂想。牵引着过去。展望着未来。乡村的一扇门
映红
乡村的一扇门,空空如也耳。
乡村的一扇门,包罗万象哉。
敞开的是万丈红尘的记忆,江山如此多娇。
静闭的是净土寒舍的意境,风景这边独好。
把生也放下,死也放下,与高堂炉火相伴,与岁月清香同在。把爱也忘却,恨也忘却,与茅屋书灯作伴。清醒中读沉醉的书,散淡中品清幽的茶香。点燃灵魂不熄的香火,消解一切意象的此消彼长。
让所有来自往日时光的红尘过客,消失再消失,忘却再忘却。一任那乡村的风,穿堂入室,去无影,来无踪,而乡村的经验在历史的门洞中,开合,启封,最终一目了然,而又深不可测。同时,让岁月雕刻的伤痕,生命的烙印,随风经过,任雨来过,遗忘了的是天地之间那不着一缕痕迹的永久沧桑。
站在这一望无际,情绪弥漫的乡村大地之上,我守望着这片哺育了我的精神生活,乡村的天堂,多情的土地,高贵的粮食,心灵的家园,产出的富饶。拜读着这从天而降的,应地而生的,乡村的风,翻阅着像大海一样卷起的绿浪,叠起的花纹,展开的画卷,多彩的乐章,展示着从南到北,永无止尽的青纱帐,静峙在南方的甘庶林,弹奏起我心中的风琴声,珍藏起阳春白雪——天地无尽的歌唱,怀念起那些下里巴人的高山流水,生活在别处,灵魂在故乡。
乡村的心,在这里别有天地,乡村的人,在这里找到出走与回归的方向,而我最后的乡村世界,将永远广阔地无以复加的存在。一切在乡村大地上,热爱生活,安居乐业,高贵的灵魂,将以树的姿态拥抱蓝天热土,将以绿叶对根的情意,朝拜这永远生长爱情和希望的水乳大地。
这就是我的生命之中,不肯轻言放弃的承诺,不舍昼夜的时空之门,穿越生死的江河奔腾,抵达灵魂的天堂,乡村的彼岸。有你的远方就是我的天堂。在你温柔的眼光,我的乡村世界,又岂止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江山无限,双脚迈进来,也同样可以走出“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人生大境界,又岂止是小楼一夜听春雨,红袖添香伴读书的情深意浓,我的乡村世界,同样也可以是人在高处,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梦想照见现实,也可以是东壁图书,西园瀚墨,晨昏劳作,静夜功课的写意人生,也可以是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朴素真理。
在这海阔天空,我心飞翔的龙之故乡,我这一直敞开却永远如封似闭的天地之门,承接了千载难逢,自由而辽阔,无穷无尽的苍穹的力量,好似东方的太阳,映照着古老的大地,民间的天空,烟霞的灿烂,彩云的浪漫,人生的际遇,命运的无常。重返这天地的空旷,岁月的悠长,流光的飞渡,事物的变迁,境地的纷呈,哲艺的开始。
站在这精神的纪念碑。灵魂的分水岭。我是大香格里拉,人间的天堂,幸福的使者,大地的主人。我从珠穆朗玛峰,天脉的延伸,一路的狂奔,越过高山的阻隔,淌过汹涌的激流,回归真正的自我,纯粹的唯一,莲花的圣境,无语的苍茫。
在西藏的早晨。云南的黄昏。异国的风情。他乡的梦境。尘世的花朵。风霜的容颜。炎热的南方。寒冷的北方。沉入的黑暗。升起的光亮。笑傲的沧桑。沦落的风尘。诗人的梦呓。精神的还乡。云游的洒磊。禅悟的虔诚。蓦然的回首。伊人的所在。望尽的天涯。飞舞的裙裾。暗香的流动。青春的飘扬。走远的征途。踏遍的青山。涉足的忘川。风雨的前程。浮华的背后。隐藏的至爱。平淡的生活。出入的神秘。显现的灵光。享尽的繁华。寂寞的同在。千秋的功过。末日的审判。轮回的辗转。万象的更新。混沌的分割。嬗变的始终。
一切都在这世间缠绵,尽在其中的悲欢离合里,道一声珍重,邂逅江湖的涛生云灭,聚散无常的浮光掠影,尽在这铁板铜琶唱响的大江东去里,狂歌痛饮,来参拜这天地之间,神圣的门,乡村的门。打开这隐藏在前世今生里,灵魂的密码,浮生的苍白,梦想的现实,金黄的颜色,释放着高原的灵性,逾越着人生最后的高度,觉悟着生命的尊严在每一天自由的壮烈的复苏,让所有谦卑的俯仰,痛快的出现,因而纵横的自信,沉默的踊动,与所有得到的辉煌,沉痛的虚无,在安静的历史,看淡的生死,飘渺的存在,空灵的皈依,参悟的妙趣,优游的自在,灵息的吹拂,亲吻的美丽,都已化作穿越母腹的阴郁,进入时空的隧道,走在举世的繁华,驿路的红尘,即便是一生的遭遇,痛彻入骨的求索,万念俱灰的静寂,等待生命的凌迟,却无法再重复这一刻。最终的尘缘总要归还于彻底抛弃我的世界。
闭上双眼,缥缈的微笑,旋转的花朵,来自天空和大地,却不容得我足下的土地,头顶的天空,无从逃避的悲哀,永远诞生的困境,成了我绝望的突围。但要消解人生的思虑,不复有云的流动。却依旧面带流水的观想,拈花的微笑。美丽与哀愁,盛放在眼前。云淡和风清,汹涌在心头。永不再来的时光。无法摆脱的爱恋,稍纵即逝的尘埃。近在咫尺的目光,远在天涯的狂想。牵引着过去。展望着未来。
上官的电脑窝又搬了一处,从原来的县城里,县政府的大门前那小小的两三间铺子,挪到了一个当街的路口,还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据说在这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城里,这还是一件新鲜事。
在县城什么事都会流于平淡。什么事都会淹没在琐碎的流光中的人或事物,上官这个笑咪乐呵,胖乎乎的小老板总是出现人们眼里,人们总是忘了他原来的工作性质,忘了他这个穿着国家税务局工作服的样子,只是一股脑子的记起这个笑容可掬的上官,提起电脑的那一股劲儿,那一股专业的猛劲儿,顿时让人忘了这个平时穿着一板正经的国家机器的工作服,侃起电脑来那神采飞扬的眉飞色舞。
时常,上官在不上班的时候,不在家里,就在自己的电脑窝里,摆弄他家那一摊像玩具一样摆放的大大小小的电脑,从台式的到本本的,从他手里过渡的电脑不说三千也有八百了吧。
自从和这些眼睛里天天亲密接触的好伙伴,上官同志仿佛在自己略为发福的小肚子注入了一往情深的热情,每一次在接见前来门市部采购电脑的朋友们,就大事渲染他对电脑的热情。往往,他的热情和他卖电脑的服务质量也为他的生意拉来了不少回头客。
现在他的窝子又搬了一处,他的电脑又跟随他来到新家,仿佛流浪了很久的e狗e猫在这里,又找到新的窝子,上官在这里好似乎又成了网络里那岁岁年年给人拜年的小老财主,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上官的电脑窝里,每天都有很多的年轻人,折来倒去的,有的就像新款的笔记本电脑一样靓得抢眼,有的又像十七寸的显示器一样让人感到平和厚重。
可能是天天与年轻人打交道的缘故,和正在进行着的是一项朝阳的产业,上官和他的娘子激情胜火,在这些年轻人当中显得与他们的同龄人愈来愈年轻。
当然,上官同志的容颜一向是板扎得不能再板扎的小平头加格子布的衬衫,加擦得贼亮贼亮的方头皮鞋,可他的娘子就不同了,一头波浪式弯卷的长发拖白到脑海背后,在自家的窝居里随时来个闲情逸致的散步,口里还有意无意地溜出几句时兴的流行歌曲,那幸福的小样儿挺像地主婆半夜里数银子似的。
对于上官同志的感情生活,她是一向绝对放心的,热爱电脑的人他是不会拿自己的中央处理器去开国际玩笑的,尽管就是自家地盘比主机中超大硬盘还要大的多,但是我们的上官同志绝不会拿自己视若生命的电脑事业连同自家的身家性命去开国际玩笑的,作为上官同志的原配夫人来说,她是绝对放心,并且还有比电脑更为升值保值的空间,因为在他们中间还有一个从小就着意培养的电脑小神童,在他们身边起着内存的作用,所以她就相信他对她的忠诚热度。
上官的电脑窝里,好像是什么都有,凡是这世上应该有的,就应有尽有,反正不在现实生活里,就在电脑里面的网络世界中,随你来看,随你来瞧,万花筒有多大,西洋镜就有多大,快来看,快来看,上官家电脑窝又搬家喽!上官的电脑窝又搬了一处,从原来的县城里,县政府的大门前那小小的两三间铺子,挪到了一个当街的路口,还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据说在这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城里,这还是一件新鲜事。
在县城什么事都会流于平淡。什么事都会淹没在琐碎的流光中的人或事物,上官这个笑咪乐呵,胖乎乎的小老板总是出现人们眼里,人们总是忘了他原来的工作性质,忘了他这个穿着国家税务局工作服的样子,只是一股脑子的记起这个笑容可掬的上官,提起电脑的那一股劲儿,那一股专业的猛劲儿,顿时让人忘了这个平时穿着一板正经的国家机器的工作服,侃起电脑来那神采飞扬的眉飞色舞。
时常,上官在不上班的时候,不在家里,就在自己的电脑窝里,摆弄他家那一摊像玩具一样摆放的大大小小的电脑,从台式的到本本的,从他手里过渡的电脑不说三千也有八百了吧。
自从和这些眼睛里天天亲密接触的好伙伴,上官同志仿佛在自己略为发福的小肚子注入了一往情深的热情,每一次在接见前来门市部采购电脑的朋友们,就大事渲染他对电脑的热情。往往,他的热情和他卖电脑的服务质量也为他的生意拉来了不少回头客。
现在他的窝子又搬了一处,他的电脑又跟随他来到新家,仿佛流浪了很久的e狗e猫在这里,又找到新的窝子,上官在这里好似乎又成了网络里那岁岁年年给人拜年的小老财主,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上官的电脑窝里,每天都有很多的年轻人,折来倒去的,有的就像新款的笔记本电脑一样靓得抢眼,有的又像十七寸的显示器一样让人感到平和厚重。
可能是天天与年轻人打交道的缘故,和正在进行着的是一项朝阳的产业,上官和他的娘子激情胜火,在这些年轻人当中显得与他们的同龄人愈来愈年轻。
当然,上官同志的容颜一向是板扎得不能再板扎的小平头加格子布的衬衫,加擦得贼亮贼亮的方头皮鞋,可他的娘子就不同了,一头波浪式弯卷的长发拖白到脑海背后,在自家的窝居里随时来个闲情逸致的散步,口里还有意无意地溜出几句时兴的流行歌曲,那幸福的小样儿挺像地主婆半夜里数银子似的。
对于上官同志的感情生活,她是一向绝对放心的,热爱电脑的人他是不会拿自己的中央处理器去开国际玩笑的,尽管就是自家地盘比主机中超大硬盘还要大的多,但是我们的上官同志绝不会拿自己视若生命的电脑事业连同自家的身家性命去开国际玩笑的,作为上官同志的原配夫人来说,她是绝对放心,并且还有比电脑更为升值保值的空间,因为在他们中间还有一个从小就着意培养的电脑小神童,在他们身边起着内存的作用,所以她就相信他对她的忠诚热度。
上官的电脑窝里,好像是什么都有,凡是这世上应该有的,就应有尽有,反正不在现实生活里,就在电脑里面的网络世界中,随你来看,随你来瞧,万花筒有多大,西洋镜就有多大,快来看,快来看,上官家电脑窝又搬家喽!
在这几番飞雪送走冬天,漫舞轻风迎来阳春五月的季节,在这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临夏之际,我们迎来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看这风吹杨柳,婀娜多姿的长袖善舞,与那松涛阵阵天籁之音的和鸣,我们在这里,找到相聚的理由。
来吧,来吧,年轻的朋友们,大家来相会,从这永胜古镇的四面八方,聚集到一块来吧!人生苦短,岁月长长,天底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也没有永不相见的承诺,何不欢欢喜喜地过上这一天,何不痛痛快快地喝上这一杯,何不潇潇洒洒的歌一曲,年轻的朋友啊,五月的鲜花到处在开放,铺天的绿荫绵绵不断地展向远方,美丽的姑娘就像花儿一样,英俊的少男展现山的雄姿,初见你的美丽,最是那临水吟风的温柔,带着那春天的憧憬,闯进这春天的海洋,在这富有乡村生活情趣的郊野里,把古老的大地,猛地一下子感染得热度升腾。
我是农民,我是脚下的大地养育了的儿女,饮着北澜沧江的母亲,江河的乳汁,沐浴着亿万斯年的滇西北横断山脉吹来的遥遥古风,领悟着乡土中国的红红火火,好日子幸福万年长。
我是三江并流在穿越西藏之后,那享有东方大峡谷之称的万里长江新坪花腰傣实录刊于城市报道。2004年作品重叠参加韩国举办的中、日、韩纤维艺术展。作品空间参展宁波国际服装节。
纵观刘晓蓉在永胜展出的作品消失的影像,很多人没有见过如此新颖而又透露着古老信息的纤维艺术,就连我这平时喜欢关注美术动态的人来说,也是,她的作文时常被当作范文在班上宣读。因为文章写的非常好的缘故,就被抽调到永胜报社专门做新闻记者与报纸编辑。起初很多人不知道她的会画画,也不知道她的艺术修养如何,只知道她的诗歌、散文里透露出来的才气强过她写新闻的水准。她是一身多职担当的事情也挺多的,按理来说是没有多少时间来画画的,这次也拿出了两幅清丽可人的中国画。细看她的简历才更叫人吃惊,供职于永胜县委宣传部的她,也是艺术学校毕业的,她的画曾入选在日举办的中日友好画展,近年来的国画、油画作品,连续参加市县美展并多次获奖。并且多才多艺的她,竟然还是一个在岁月的长河里,面对喧嚣的世界,脚步走出好远了,还蓦然回首寄托着她的如诗情怀,用自己的心灵温暖来时的路,任云卷云舒,风清云淡,静观生活的人。她在用多彩的画笔感悟生命,体验生活的美好,运用色彩、构图、纤碎笨拙的笔触,定格司空见惯的事物,去撞击展现内心世界对生命情感张力的理解,学会拥有自省,拥有慎独的心情。她的妹妹杨淑琼在小凉山山脉,他尔波忍峰下的羊坪中心小学里任教,教育着火的民族——彝人的后代,我在看过她写的一张横幅的字,便戏称她是敲羊皮鼓的美女写出来的字,歪把斜扭地还有些好看,一本正经的写出来,反倒没有了这种稚拙自然的味道。我说她是天地混沌的时候,没有太阳没有月亮四周漆黑一片,她们住在高高的山上敲着羊皮鼓,招唤她的学生快点来上学了,敲一下东边亮了,再敲一下西边也亮了,她的学生就沿着山间的羊肠小道乘着微弱的天光来上学了。也许是在彝人的乡村世界里生活得太久,也许是在群山之中燕麦和荞子花香的熏染下,山川灵气都被她汲收殆尽,她喜欢唱歌喜极放歌时,一曲清脆高亢的青藏高原响彻云霄,唱至忘情处山野的芳草碧树也随风翩跹起舞,让人立时忘了这是远离城市居住的高原。像一只他尔波忍峰上飞翔的云雀,歌唱生活,力图改变在这世界上居住的最简易的木房子——黄板房里彝家孩子的命运,在校舍屋宇的斗转星移里,手持教鞭,轻盈地进入彝人火塘的世界,置身于万物之间,连接那无穷无尽的高原,永恒意象的时刻,把春去秋来的时光都唱成了金黄色的十月。
当我的想象力无拘无束地纵横驰骋广袤的天宇时,马丽梅的山水小品进入了我的视线,、长吟咏、尤善骑猎”被誉为滇西才女、民国新流。一郡妇孺之流,靡不识其名,其意气之雄,谁可比拟!在当时新青年女界中可谓之翘楚,青年气概,大是不凡。
高玉柱生前结识不少文化界名流,起先名流们来家里是与父亲切磋商榷地方政事、谈诗论画、说古道今的时候,就知道了高土司家有个女儿生得娇柔妩媚,又书生气质,当与高土司谈得口干舌燥神倦心疲之际,望一望静静坐在一旁的高玉柱,便比喝一杯醇香的清茶还能提神解渴。高玉柱偶尔冒出一两句颇有见地的话,便震惊四座。大家总是不信这种很有头脑的见解会出自秀丽柔弱的高玉柱之口,这份冷峻与清醒不应该是高玉柱所拥有的。
虽说她家世袭土司的职位传到她的父亲这一代,早已家道中落,大不如前,但她的父亲高长钦却颇为开明,不但在自家的高氏土司衙门内开办家庭私塾,聘请县城南华村柳树庄德才超群的清末廪生杨精品执掌教鞭,教育高氏族人及附近乡邻子弟,高玉柱与其兄长等人,同受教于门下,其师见其聪明绝世,能闻一知二,举一反三,智力出众,才器超群,常予鼓励:“女子亦在男儿志,志在四方,方为国用,绝勿以红楼绿裳等闲虚度,空过年华。”对其教育深刻。
永胜小镇虽处边陲之地,但在滇、川、藏三省交界之处,信息也并不是那么闭塞,深受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民主爱国思想精华的熏陶的高玉柱,天资聪颖,好学不倦,志向远大,平日里朝谈夕讲,无非子史经书,目见耳闻,不少诗词歌赋。向来是资治通鉴手不释卷,三略、六韬夜不停读,遥吟俯唱,逸兴遄飞,天籁鸣时,好音妙发,襟怀落落,风度翩翩的她以其兰心蕙性,聪慧过人异于常儿,其父爱之弥甚,视若掌上明珠,恣情任性,骄纵异常,任其读书博学,不复以女红督之。尝言欲觅一佳婿如君者,以娱晚景。嗣因玉柱心醉自由,事乃搁起。
玉柱出身名门,素娴文字,质美而秀,才华出众,倾绝人寰。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至于吟诗作赋,尤为本能。诗词文采,更胜腐儒。因而远近驰名,她时常淡装革履,风致嫣然,谈笑自若,令人亲近,却又莲性高洁,丰姿洒落,心迹冰清,妩媚中自含有一种英爽气,时露于眉宇间,令人不敢平视,可远观而不可亵渎也。很多官绅富家子弟虽闻得她恃才高傲,却也多少敬慕于她爱恋于她,希望能与她共结连理,同圆鸳梦,一时间求亲之人踢破门槛,媒灼之言充盈两耳,但高玉柱既为女才子,具新知识,必有识人慧眼,寻常之人岂能容她青睐,获她芳心,一如当时云南省主席龙云之三公子龙绳武者,尚不合意,更从何处求如意郎君耶?花花公子更是不屑一顾,拒而远之。
高玉柱一生追求自由、民主信仰、男女平等,她瞧不起那些在阁楼里绣花的千金们。她认为这些人就像呆头呆脑的蠢鹅一样,天天只会伸长脖子幻想漂亮的公子哥把她们娶走。她不是这类人,平日里她与同学诸姊妹,闲余无事,联袂偕行,流连乡村风景,行歌互答,心旷神怡,活泼泼地是何等快乐。有时促膝谈心,愤家庭之专制,慨社会之不良,侈然以提倡自由为己任,是何等希望!时而引吭高歌,珠喉宛转,意态飘然,如闲云野鹤。有时同坐斗室中,或论文、或说诗、或叙失意事、或作快心谈。或纵谈天下事,则不觉忧从中来,痛哭流涕,热血沸腾,大有把酒问天、拔剑斫地之概。
从她的传世的遗稿可以看得出,她是一个志向高远不同凡响的女子。我记得在她写给朋友的书信中看到:“当是时,翩翩公子,欲是无常;赫赫将军,半瞩负腹。遥闻浊气飞腾,惟有掩鼻而避。欲求良友于闺阃,而林下风过踪迹渺。辨琴去,知音无。脂粉队、鹊鸦群,见之恶心。自谓此生无同志,惟有枝头作良朋。高谈未已,俗虑旋生,文字朋友,敢云道义之交,诗词唱和,本属清雅之举,乐而不淫,自问固属无愧。而凡夫俗子难免妄造黑白,有鉴于此,能无惧乎?虽然夜行人自信不为盗,不能使犬不吠。既属同志,玉石攻研,切磋获益。他日登龙,亲承庭训,则柴也虽愚。”是何等的志向高洁。她不但厌恶那些有钱人家的子女,胸无点墨,不学无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同时也不愿意依附权势,过着仰人鼻息的无聊生活。她关心广大妇女疾苦,要求她们争取和男子同样享受教育的权利,为此她在民国时候兴办的女子学校里,当过女子教员,她认为男人能够做的事,女人照样可以做。
一九三二年春,当“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传到永胜小镇高玉柱的耳朵里的时候,一种不甘心当亡国奴的民族意识促使她决心走出永胜小镇,胸怀报国之志外出求学,时年妹已适城南周氏,早赋于归;长兄幼弟亦已授室,行抱子矣。父母欲即为玉柱卜婚,藉了向平之愿。玉柱殊不愿,问其故,则不答。固问之,则泫然欲涕。父母疑有外遇,遍侦其同学亲友,莫得端倪,心窃异之。不知玉柱之心事固有难以告人者,顾影自怜,知音未遇,姻缘难就,自甘寂寞终身,决绝尘恋。
高玉柱自誓生死,永不移易,虽苏秦、张仪复生,不能惑其耳。又因永胜有一种奇特的古老风俗,凡女子终身不婚者,可视为斋姑娘,留在家中,作为一种家庭中奇特的宗教信仰者而存在于红尘俗世中,带发修行,参与社会生活劳动,远离情爱,不谈婚姻,因此高玉柱不结婚也就成了一种比较合适的借口,藉此来拒绝她的父母亲友为她所提的婚事,于是,于是她仿效前贤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志,毅然踏上了出外求学深造的道路,她把她对自己的家所拥有的全部温馨或伤感的记忆一同留给了父母,从此便再也没有回到抚育她成长的这片土地。
然而她这一走,却走出了一个任何人永远都无法代替的高玉柱,走出了一个边疆女儿“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不尽悲怆。走出了“铁血三千洒热血,英雄半属女儿家。平边弭乱秦良玉,持节直追汉军车。”悲壮的红颜往事,这一走,也走出了很多人在抗战胜利后无尽的怀念和感伤。
据说高玉柱在当时从永胜卸任的县长宋朝选的帮助下,携着琴、剑、书箱离开永胜到得昆明,在驻昆永胜同乡们的鼎力帮忙之下,在甬道街市立图书馆当管理员。在此期间,她在图书馆中这个知识宝库里,除了更广阔地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外,还学习了法语、日语等外国语言文学,并准备飘洋过海留学深造。
一九三三年京滇公路通车,国民党元老吴稚晖率领南京政府中央代表团来昆明参加庆典后,在昆明逗留期间,曾到市立图书馆,见到举止不凡,谈吐不俗的高玉柱,问其姓名身世,方知她就是原大理国相国高升泰的后裔,被省城称为滇西才女的高玉柱。
世有千里马,而真正识马之伯乐不常有,吴稚晖不愧是久经沙场,深谋远虑的政治家,在与高玉柱谈及国事时,他发现高玉柱才华出众,见识超群,绝非阿瘐奉承的等闲之辈,他想不到在这云南边陲之地,竟有如此能文善武的人才隐藏在其中,深感国家正在用人之际,人才难得!他看出如果让高玉柱继续当图书馆管理员实在是埋没了她的一生才华,空有满腔热情却不能人尽其才,为国所用,充其量这世上最后也不过是多了一个学者教授罢了,而如果做学问也可以等到抗战结束以后国家安定了再进行也不迟,值此乱世之秋,日寇入侵,国难当头,东北全境沦陷,上海失据,山河破碎,国破家亡之即,当效古时花木兰、穆桂英等女中英雄豪杰、投身于抗战救国,报效国家一途。
于是,吴稚晖鼓励高玉柱发愤自强,努力进取,乘风破浪,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为江山生色,为闾里争光,乘此国家用人之时,费数年之功,为将来扬眉吐气作好准备,切不可在此长期蹉跎埋没。高玉柱经他指点,又素闻吴稚晖之名,知其人品学问高屋建瓴,值得信赖,且见时局变易,留在昆明终是才华难展,又不能在此国难当头,远离祖国出洋留学,毅然从省城昆明奔赴南京首府,走上了比困守在象牙塔中更加宽阔的道路。
高玉柱到南京后不久,由于高玉柱的才华与人品被一些国民党的要员所赏识,再加上自身是大理国高氏后裔的特殊身份,与云南各地的头面人物都很熟悉,有利于开展边疆民族工作,很快就得到了国民中央政府的赏识,任命她为西南夷族驻京代表。其间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亦闻高玉柱之才,多次接见她,相谈甚欢,高玉柱均应答如流,从容不迫,才思敏捷,机智过人。宋美龄对她极为赏识爱护,视若姐妹,曾当面赠送她一枚戒指作为纪念,当时全国最大的良友画报曾专访过她,以文字和大幅照片报导。照片上丰姿绰约,美丽大方,仪态万千,一时成为社会美谈。又因她曾习法文,被误传为她是从法国回来的留学生,频添一份意想不到的人生插曲。与此同时,隶属中央各大报刊也发表了她的家世,所担任的职务及生活照片,与爱国思想隐喻其中的演讲和政论文章。
从此高玉柱这来自云南边疆的一个没落的土司后裔、巾帼红颜担任了西南夷族驻京代表的新闻一时传遍全国,对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对西南各少数民族头领的震动很大。
在人们的想象中,她可能是一个弱不禁风软弱无力的娇柔的模样,但见过面后却出乎意料,便会觉得这个永胜女子非同一般:学识渊博,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丰富的抗日宣传经验,讲话哲理性很强。多才多艺,遇事沉着,老练、勇敢,谦虚谨慎、平易近人,诚挚执着,常令人惊叹不已。在当时的军政界中有着很高的声望。许多人初次见她,就感觉她不仅是一个庄重自立的女性,更是一个思维敏捷、英姿飒爽的女政治家,她高高的个子,英姿焕发,充满了朝气和活力,常给人们的印象很好。平时待人接物,和蔼可亲,观察事物很敏锐,谨言慎行,洁身自好,因此大家都很尊重爱戴高玉柱。虽然当时她才有27岁,却已经有着丰富的阅历了。这位土司家族出身的女子,和国民党的政客大为不同。虽然在尚未从政之前,她也只是一个劳动阶层的图书馆管理人员,不过,以承担西南夷族驻京代表的重任来说,倒还是个合适的人选。因为在当时西南各民族驻京代表中,要数她的文化最高,而她在昆明读书时就追求进步,就热衷于抗日爱国活动。她利用自己家族原先结交的一些上层关系,为抗日做了很多工作。
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一九三八年十月,武汉、广州失守,高玉柱随同南京政府迁都重庆,是时国民政府任命高玉柱为西南边疆民族宣慰团团长,并授予陆军少将军衔,对云南、贵州、广西、西康等地的土司和民族首领宣传民族团结,巩固边疆安全,一致抗日的政策,她毅然东渡长江重返云南,迎着滚滚狼烟,踏上了对日作战的艰苦征程,高玉柱从此走上了她一生当中最为辉煌而又悲壮的戎马生涯。
高玉柱虽说柱虽说是一个能文能武,知识丰富,见多识广的女才子,但也是一个长袖善舞,诙谐风趣的外交家,从她现在留传于世的诗文书画中,我们不难看出,高玉柱和许多杰出人物一样,是那种个人修养很好的人。更重要的是,她还是一位极具个人魅力的人。这种神奇的魅力为她日后开展宣传抗战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她利用自己“西南边疆宣慰团团长”的特殊身份,多次带头深入烽火边境,了解情况,做细致的统战思想工作。她善于处理各种矛盾和关系,团结他人,具有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抗战以来的参战经历锻炼了她的军事指挥才能,在抗日战争最残酷的时候,她和她的战友深入边陲开展统战工作,经常跟着战斗部队一同行军打仗,一面搞宣传工作。
在与敌人长期的斗争中,高玉柱深刻理解和掌握了中国古代兵书上讲的“攻心为上”的至理名言。通过各种渠道向当地少数民族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联合一切反日武装力量共同抗日,打破日本帝国主义破坏统一战线,孤立抗日队伍的策略,团结边疆各种反日武装队伍共同抗日。同仇敌忾,一致对外。争取动摇分子,孤立亲日派,大力发展抗日力量,为驱逐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出中国,实行反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联合被压迫民族和抗日武装力量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凡接触过这位巾帼英姿的广大军民,无一不被她的爱国赤诚所感动。她从大后方亲临前线,不畏艰险冒着敌军的炮火,把祖国人民万众一心团结抗战的决心传达给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们,作为一个热血青年,高玉柱实践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爰本斯义,愿终身奔波,竭能力于万一,救人民于涂炭”的誓言,作为一个中国军人,高玉柱从一个封建时期土司家族足不出户的女子,到躲在象牙塔里钻研学问的诗人学者转变成一个勇赴国难,慷慨捐躯的抗日英雄,是经历了一番艰难的思想转化过程,这是她主观努力的结果,也是她一生所学,以文报国,学以致用的体现。
正当在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坚苦最紧张的时期,纵观一九四二年初春天的中国战场,日军为最后夺取西南四省,更猖獗地由广东转至越南、缅甸,向我云南边境围攻。五月又从西部疯狂进犯保山、腾冲、畹町、龙陵一带,与我滇军军民展开殊死博斗之际,高玉柱在紧张而又极其艰苦的抗日救亡的民族统战工作中,冒着空中敌机轰炸扫射和地面日军围追堵截,以决死的勇气和破釜成舟的决心坚持抗日。在中越边境突染病菌在急送个旧抢救的途中,魂断金平前线,死时还不满三十六岁。高玉柱生前长期坚持抗日救国立场,积极进取,建树良多。以实际行动为保卫边疆和实行反日民族统一战线,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方期高玉柱继续发挥所长,为国多作贡献,不幸遭此突变,英年早逝,抱撼终天。
高玉柱死的时候,抗日战争还没有胜利结束,几乎死不瞑目,常言道:痴人多福。若辈俗则俗矣,而命乃独隆,一生饱享家庭之幸福。彼不俗者,才清貌秀,矫矫不群,不为恶物摧残,定遭天公妒忌,负才毕世,饮泣终年,千古红颜,竟成惯例,高玉柱以花样年华而逝,未能见到胜利光复这一天,未能看到国家民族兴盛富强的这一天“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此事让多少男儿汉都要扼腕长叹,不胜惋惜。
直到离世前夕,高玉柱给家中寄回的唯一财富就是一张水墨画晚霞图,而其在军旅途中所写的诗词文章甚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但因屡经战乱,年代久远,多有散失,不易收集,因而留存不多,不能详载。
时至今日,如果把谢道韫的咏絮之才、李清照的爱国忧思,来对比高玉柱的才华与人品殊也不差,她的生命,她的灵魂,早在60多年前这血花一喷中盛放。而爱国的豪情,却在血花散落间长开不败。在俗世的天秤上,还有什么,能够重得过用沉甸甸的生命做诗意的注释呢?世人皆痛黛玉葬花堪怜,又谁知名花凋谢,壮志难酬。壶山苍苍,玉水长流,才女之风,山高水长,英雄无泪,化成碧血。千秋之上,犹为共仰。
才情如高玉柱,心事何等光明,识见何其高卓,铁血丹心,侠骨柔肠,兼而有之。孰知天劫红颜,人美如玉,命薄如花,奈何天里,不能久驻芳颜;文字无灵,寄恨徒凭香草。高玉柱之死,死于病症,实死于国难。瘦削香肩,担负綦重。一霎红颜,不留昙影;千秋碧血,应逐鹃魂。断肠遗字,痴付青禽;薄命余生,痛埋黄土。感念至此,不觉大恸,遥想当年深闺弱翰,慢夸咏絮之才,阆苑仙方,窃有立雪之志的高玉柱。这位土司之女、民国少将、诗人学者,丰于才而啬于命,富于情而悭于缘。正是名花多难,秋雁无情,黄土青山,红颜白骨,有情难遂,有恨难平。凄凉景况,触目何堪?
我读高玉柱诗,复阅抗日战争之历史,辞气抑扬之际,常感兴废不常,盛衰有准,以为才识志趣如高玉柱者,乃为国家栋梁、民族精英而衔恨辞世,以身殉国,比之卖国求荣、贪生怕死之徒判若霄壤,而高玉柱独藉诗名事迹流传于世,其名遂不至淹殁而无闻,得藉文士之笔墨,传播于人间,事非偶然也。其才虽可敬,而其遇亦可哀矣。弃幸福而就悲境,割天性以殉国殇,既为女中之豪杰,复为抗战之英雄,虽死犹生。青山有幸,得埋忠骨;冢上白杨,已堪作柱;闺中红粉,争不成灰。高玉柱之命不犹,高玉柱之怨何如耶?有才无命,一至于斯。举目无可语之人,仰首作问天之想,登高舒啸,临流赋诗,觅胭脂丛中,伶俐娇俏不复有;笑粉黛群里,自然风流总也无。峥嵘岁月忆往昔,初露锋芒,倩影娇人,巧笑嫣然,令无数须眉倾倒,任几多粉黛虚羡空妒。抛如日中天之事业于人间,弃高堂白发于异乡,舍挚友亲朋于粉埃,人世悲欢,亦复何定?
虽然战争可以夺走高玉柱的健康,可以毁灭了她的生命,但边疆女儿真挚的爱国情感与荡气迴肠的心灵诗篇与崇高的历史功勋,将会回响在我们一代代人的心灵深处,超越时空,历久弥新,传诵千古。想到这里,我的内心涌起满腹的悲愤与不平,一世英名垂青史,独留丹心照后昆,高玉柱的一生是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她把自己的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无私地奉献给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她也真正做到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舍生取义,抗战救亡,保家卫国的崇高境界。
古语云: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如果用这句话来形容我们所深深敬仰的这位英雄才女高玉柱,我觉得一点儿也不过分,单从在抗日战争保卫祖国的这个角度上来说高玉柱是有功于国家民族的,斯人虽已逝然其功勋事迹却不能为历史隐没,试想当年参加抗日战争的热血青年,不计其数,有的战死沙场,为国捐躯,有的也在胜利光复后在各行各业上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她在这个非常特殊的时期里,发挥了自己不同一般人的作用,今天重读她的抗战诗歌温泉十绝“潺潺流泉水芳冽,国难当头心欲折。不是泉温是火焚,誓掷头颅洒热血。同胞同胞奋臂起,长枪大纛东北指,不是当年旧温柔,不复民族心不死。吁嗟四省早轮亡,无数英雄丧边疆。倭寇不灭难消恨,谁复眷恋旧温柔”等诗。揣摩这个民国奇女子写这一首组诗的心境,是何等的胜过多少须眉男儿的英雄气慨和沉郁悲愤,再看看这个青山绿树绝红尘,更在壶峰作比邻。万道灵光映碧水,一轮明月证前身的才女坟,和宇内有僧方入定,域中无地不生愁。婆娑何代超极乐?弥勒何年降阎浮?搔首青天频叩问,红霞白日两悠悠的鸡足山的题诗,再追忆她在南京莫愁湖畔写就七言诗的情景:“莫愁湖畔情有无,情种原与愁恨符。能教情愁两相忘,迴然吾亦见真容。从来女子善工愁,湖名莫愁更有由,愿化莫愁湖中水,潇洒冼尽千古愁的美好愿望。”
我不由感叹万分,在这里人们可以遗忘了这个享有盛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人,可以遗忘这个绝代芳华惊世奇才的薄命红颜,但是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芦沟桥事变,不会忘记南京大屠杀,更不会忘记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日战争,尤其是在今天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的和平年代,尤其是千千万万不愿意做奴隶的人们故地重游,旧事重温的时候。
她的名字让所有知道她的人,都无比怀念那一场难忘的战斗,与那一段难忘的抗战时光。至今在玉龙山上回荡着白雪诗人玉柱擎天故国神游的长恨悲歌,至今在彩云之南回荡着在中华儿女永远不死魂兮归来的恒久招唤。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在历史上非常富有传奇色彩的女子,高玉柱的坟墓才能得到完好的保护,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看待历史,我不知道何时才会由原先的才女坟转化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让人们越来越深切的认识高玉柱,认识滇西抗战,最坚苦的时候也有我们永胜儿女做出的卓越贡献与牺牲。让后来的人们重新认识这段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战争中,我们的边疆儿女与饱经忧患沧桑的中华民族与世界上所有热爱和平反法西斯战争的每一个同盟国家的人民所经过的一段历史,一段共同走过的苦难的日子,但我希望有这么一天,不要让英雄的光辉事迹湮没在尘烟里,不要让死去的民族英雄受卑鄙小人的欺凌。
或许是自古红颜多薄命,天妒英才,如果不是在当年那一场世界大战中香消玉殒,活到现在她还有可能要为祖国统一大业,做出的应有的贡献,但是却不幸地死于非命,在这和平年代,普天同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胜利六十周年之际,能不忆想当年这位抱着“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态度走出去,却“青山马革裹尸还”重返家园的一代女杰。她活着的时候为了自己的国家民族鞠躬尽卒,死而后已,本应当回归这块抚育她成长的摇篮大地,让她在这桑梓故园里永远安息,享受着与昔日炮火纷飞的战场上截然不同的故乡的宁静气氛,享受着鸟语花香阳光明媚的每一个早晨,然而英雄的身后事却不堪重提,让每一个前来瞻仰的爱国志士、前贤今人都深以为憾。
时光冉冉,沧海百年,迄今高玉柱已经为国捐躯六十四年整了,今年的春天也将是她不平凡一生的百年寿诞,我曾经执着地寻找着在滇西抗战中失落的一段历史,寻找着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大国之魂,我以为战争早已成为过去,历史只不过是时间的长河里凝固了一刹那的一缕轻烟。虽然也有人曾经流过悲痛难抑的泪水,但是更多的人却早已麻木不仁,淡漠如烟。虽然高玉柱的传说在民间流传甚广,就连早年到海外的滇籍去台人士,也都知道高玉柱的大名,前几年都还有人说准备筹钱,来重修高玉柱的坟墓,把它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让人们牢记抗战历史,勿忘国耻,缅怀所有参加过、图片里都曾屡屡提到这个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小书店,其知名度在中外媒体的关注下频频曝光的小书店。
每一次我来这里读书买书、听着音乐、与朋友们共同品茶聊天,远离喧器嘈杂的城市生活,尽情享受着美好人生,给我带来的许多幸福时光,每当我坐在水榭木阁之上神游万里,心驰物外的时候就常在想,如果不是多情的我与丽江天生有缘,我就不会接二连三的重返丽江。自从与丽江古城真正结缘开始,我就深深地喜爱上了这一片古老而又多情的土地和人,我己把这里的一切当成了我心灵的家园,精神的归宿。我喜欢这里的风土人情,喜欢这里蓝天白云笼罩下的玉龙雪山,喜欢这里充满田园牧歌东方情调的香格里拉,喜欢这里充满神奇魅力的东巴文化与纳西民族风情,还有那雄伟壮丽的红土高原的自然风光,还有那三江并流叠彩峰峦的锦绣河山,我还更喜欢丽江古城高海拔工艺店、书店,还有他那热情好客的主人,青年摄影艺术家徐霁,以及他那善解人意、殷勤厚道帮他看守书店的纳西族小妹,那甜美的笑容和天真的话语,还有书店的楼下蓝木瓜西餐厅里,每一个热情好客的纳西女孩。
想念他们对我这个流浪他乡的游子热情有嘉关怀备至,同时也感谢高海拔工艺店、书店,为我们这些真正热爱生活、热爱书籍、热爱文化艺术事业的人们,提供了一个精品荟萃、内容广博的民族文化的文献书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钱堆商海里,别具一格的读书人的精神乐园,为我们这些常年在外,飘泊不定的旅行者在闲暇时光里,得到了可以充实自己内心世界,知识贫乏的精神食粮供给站,让我们重新找回失去了的读书人的精神信仰,坚定执着的人格力量,再次扬起理想的风帆,远涉重洋,战胜困难,出击那生命里无尽挑战的辉煌旅程,走向艺术世界的精彩人生和崇高使命。
年轻时候谁没有理想,谁没有为理想曾经奋斗过,热血沸腾慷慨激昂的年代,谁没有让激情燃烧壮志飞扬意气风发的青春年代,谁没有对生活充满了玖瑰色的憧憬,充满金黄色希望成功的年轻时代,只是在年轻的激情燃烧殆尽之后,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无路可走之后,才逐渐冷却了激情,才逐渐丧失了迈向成功,走向理想的勇气。
我想超越这平凡的世界,我想改变这人生的苦难历程,我想实现心中的美好理想。不管时光在如何的转变,不管这世界怎样的改变,我想选择中国人寿保险企业文化宣传员,实现我心中理想的成功期盼,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乘着歌声的翅膀,乘着彩云之南轻柔的微风,带着丽江这片热土上,父老乡亲们的那一声声叮嘱和重托,带着儿行千里母担扰深情的目光,我一次次远离家门,走进我梦想的家园,走进西部遭遇不幸的弱势群体的家门,走进贫困无助生活无奈的一个个农村家庭。
我想我要进入一种理想的境界,抵达成功的彼岸,我想一个人执着地对生活采取积极的参与态度,不畏艰辛和失败,勇于挑战自我,勇于改变自我、超越自我,用对生命负责对将来负责的人生信念,支撑我前进的道路,坚持我心中的崇高理想,与未来有一个约定,与成功相约,不达目的将永远誓不甘休。在漫长寒冷的冬夜里,在未来遥远的日子里,我一定要把握成功机会,演绎自己精彩的人生,我一定要执着追寻理想,追寻生命里巅峰境界的辉煌时刻,我一定要全力以赴撩开那理想神秘女郎的面纱。
虽然我已经失败了多少回,虽然我为此遭受了数不清的磨难与痛苦,但我愈挫愈勇、愈败愈战决不轻言放弃。尽管我现在仅仅只是一个在丽江打工度日的普通工人,但是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我对保险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改变我对理想的忠诚。谁也不能阻止我踏入人生旅途的沉重脚步,谁也不能改变我勇往直前坚定执着的刚强意志。在这里我只想勇敢地表述,对人生对理想忠贞不渝的坚定和永久执著的话语,但是一下子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却说不出话来,猛然间我扬起孤独而又沉重的头颅,用一双平静深沉的眼眸,注视着蔚蓝色的天空底下春风吹拂的大地,遥望着日益转绿的群山,渐渐葱翠返青的山林,还有那经过了一冬风霜雨雪残酷洗礼遍布天涯海角的小草,我伫足在这苍茫广阔的大地,吟诵着唐朝诗人白居易那通俗易懂、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又吹生感慨万千,逝去的往事如梦如幻早已消失得渺无踪迹。尽管人生的挫折磨难和复杂多变的情感经历,让人时时想起无限感伤,但升华理想、升华爱恋才是我最终的一生精神追求,为此遭遇一切磨难一切坎坷我始终无怨无悔。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我要见证生命之约,我要见证时间之约,我要寻找在人世间的真情真爱,我要寻找在西部每一个爱心所系的保险人生。我要走进云南丽江这一片热土家园,我要走进滇西北高原每一个遭遇不幸的家庭,走近每一个遭受意外伤害、疾病侵袭的儿童身边,我要为他们大声疾呼,我要为他们寻求帮助奉献爱心。在此我想要对曾经帮助过我支持过我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在丽江这片热土上,还有这么多古道热肠、热心公益、关爱弱势群体的人们,感谢父老乡亲对我寄予地殷切的厚望和信任,感谢那些曾经在风雨里患难与共相扶同行的朋友,也感谢那些曾经在我的人生道路上牵手指引的前辈们。感谢天,感谢地,感谢风,感谢雨,感谢那些曾经帮助我支持我的默默无闻的人们,感谢那些曾经不断激励磨炼我心志的朋友。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度过每一天充实宝贵富足的时光,拥有一个勇敢而又善良的美丽的梦想,今生今世里我死亦何憾。年轻时候谁没有理想,谁没有为理想曾经奋斗过,热血沸腾慷慨激昂的年代,谁没有让激情燃烧壮志飞扬意气风发的青春年代,谁没有对生活充满了玖瑰色的憧憬,充满金黄色希望成功的年轻时代,只是在年轻的激情燃烧殆尽之后,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无路可走之后,才逐渐冷却了激情,才逐渐丧失了迈向成功,走向理想的勇气。
我想超越这平凡的世界,我想改变这人生的苦难历程,我想实现心中的美好理想。不管时光在如何的转变,不管这世界怎样的改变,我想选择中国人寿保险企业文化宣传员,实现我心中理想的成功期盼,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乘着歌声的翅膀,乘着彩云之南轻柔的微风,带着丽江这片热土上,父老乡亲们的那一声声叮嘱和重托,带着儿行千里母担扰深情的目光,我一次次远离家门,走进我梦想的家园,走进西部遭遇不幸的弱势群体的家门,走进贫困无助生活无奈的一个个农村家庭。
我想我要进入一种理想的境界,抵达成功的彼岸,我想一个人执着地对生活采取积极的参与态度,不畏艰辛和失败,勇于挑战自我,勇于改变自我、超越自我,用对生命负责对将来负责的人生信念,支撑我前进的道路,坚持我心中的崇高理想,与未来有一个约定,与成功相约,不达目的将永远誓不甘休。在漫长寒冷的冬夜里,在未来遥远的日子里,我一定要把握成功机会,演绎自己精彩的人生,我一定要执着追寻理想,追寻生命里巅峰境界的辉煌时刻,我一定要全力以赴撩开那理想神秘女郎的面纱。
虽然我已经失败了多少回,虽然我为此遭受了数不清的磨难与痛苦,但我愈挫愈勇、愈败愈战决不轻言放弃。尽管我现在仅仅只是一个在丽江打工度日的普通工人,但是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我对保险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改变我对理想的忠诚。谁也不能阻止我踏入人生旅途的沉重脚步,谁也不能改变我勇往直前坚定执着的刚强意志。在这里我只想勇敢地表述,对人生对理想忠贞不渝的坚定和永久执著的话语,但是一下子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却说不出话来,猛然间我扬起孤独而又沉重的头颅,用一双平静深沉的眼眸,注视着蔚蓝色的天空底下春风吹拂的大地,遥望着日益转绿的群山,渐渐葱翠返青的山林,还有那经过了一冬风霜雨雪残酷洗礼遍布天涯海角的小草,我伫足在这苍茫广阔的大地,吟诵着唐朝诗人白居易那通俗易懂、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又吹生感慨万千,逝去的往事如梦如幻早已消失得渺无踪迹。尽管人生的挫折磨难和复杂多变的情感经历,让人时时想起无限感伤,但升华理想、升华爱恋才是我最终的一生精神追求,为此遭遇一切磨难一切坎坷我始终无怨无悔。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我要见证生命之约,我要见证时间之约,我要寻找在人世间的真情真爱,我要寻找在西部每一个爱心所系的保险人生。我要走进云南丽江这一片热土家园,我要走进滇西北高原每一个遭遇不幸的家庭,走近每一个遭受意外伤害、疾病侵袭的儿童身边,我要为他们大声疾呼,我要为他们寻求帮助奉献爱心。在此我想要对曾经帮助过我支持过我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在丽江这片热土上,还有这么多古道热肠、热心公益、关爱弱势群体的人们,感谢父老乡亲对我寄予地殷切的厚望和信任,感谢那些曾经在风雨里患难与共相扶同行的朋友,也感谢那些曾经在我的人生道路上牵手指引的前辈们。感谢天,感谢地,感谢风,感谢雨,感谢那些曾经帮助我支持我的默默无闻的人们,感谢那些曾经不断激励磨炼我心志的朋友。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度过每一天充实宝贵富足的时光,拥有一个勇敢而又善良的美丽的梦想,今生今世里我死亦何憾。
没有爱情也没有承诺,不知道从何而来也不知为何而去。当美丽的谎言一再遮盖善良的天空时,温柔也只是穿着漂亮外衣,在掩饰不安的眼神无处躲藏时流露出的神情。当美丽不再美丽,当诗意不再诗意,当两个人的世界里不再有你,命运也从此改变,吟诵着著名日本诗人三岛由纪夫的诗篇,我站在秋天的田野上感慨万千,面对着秋云淡淡天空一片蔚蓝,稻熟谷黄,浓烈的秋天的色彩铺向了远方,我想我只是一个过路人,无论是时光的长河里,还是在这彩色般梦幻的田野里。
我并非某一处农田里的劳作者,也不是哪一个景区的观光客,甚至不是一个过路的行人,我只是站在稻花深处的阡陌上,静心倾听自己内心独白的流浪者。只是在漂泊了许多时光蹉跎了几许岁月,最终落寞的足迹踏遍了荒原的过客,停下足来伫望这广褒的大地,苍茫的秋野,孤独地在寻觅传说中的那一片草原。时而长啸两声,时而静默不语,时而嘶哑的声音在歇斯底里的放肆无忌的歌唱,时而像行吟的诗人一样在忘情的把眼前的良辰美景都赞颂个遍,然后,就自由自在的,毫无拘束地奔向这广阔的新天地,逃出那沉闷了很久的象牙塔,逃向绘画、逃向自然,逃向了那属于生命里寂静的荒原里,才拥有的那一片精神的高地。微风徐徐吹来,田野里四下无人,相伴的只有那摇着破蒲扇立在稻田里的稻草人,笑我这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却空空的行囊,什么也不曾带回,什么也不能带走,携来的只是满腔的乡愁消散的却是那无奈的歌声,守望的是那无边无际的旷野,思索的却是大美无言的变化。沧海桑田的每一瞬间仿佛都尽在时光的流动中,静静的、悄悄的发生了些变化,此时此刻天地间只有我在沉思的彼岸,在放纵自己无边的幻想:给我一个家园,给我一个没有忧伤没有太多苦难的国度吧!十丈红尘里,我惟愿能有一寸净土是我理想的家园,是我为之终生守候终身等待谬斯光临的地方,也是我品味人生从容而赴生死之约的吧!渴望生活,走向艺术信仰是我毕生的理想,也是我追求理想升华的境界,任时间的几许轮回,岁月的多少变迁,任多少过客匆匆,世事浮沉都带不走我那赤子般的情怀,更带不走我眼眸中那一抹蕴含童真的微笑。多想象凡高一样能够从容地走向秋野,手持画笔面向大地,面向这个今生今世里都不可能不去热爱的世界,热爱光,热爱这个丰富多彩绚烂至极的艺术世界,为永远的向日葵之恋造像,为真正的纯艺术理想写真,为大自然留下些光与色彩的佳构,为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谱写些赞美的诗篇。尽管要面对种种生活的磨难,但屡经磨难的心灵却使我从稚嫩中走向成熟,走向另一种阅尽人事沧桑返朴归真的成熟;尽管岁月的风霜无情的磨砺,足以使一个人的容颜渐渐改变苍老,但是只要有爱心的存在就会永葆青春。
在穿过金黄色的田野,我爬上了开满粉红色野菊花的小山岗,我那时常驿动的心,感受着红土高原上那繁密的草木弥漫的每一分气息,绿色的山坡上散发出的每一朵小花的芬芳,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在妩媚地旁若无人的迎风招展,斜坡上的玉米地也挂满了沉甸甸的玉米,远处的山峰若隐若现,一派秋高气爽,相看两不厌的大自然的美好景色,好像是在给我放映、移动这一幕幕生动的电影图像。
当此刻灿烂的阳光垂顾我梦想的家园,当此刻缓缓流动的光影构成了我秋天里的童话世界,当这一切周围的景物转化成美妙的幻影,都深藏在我用来寻找美的眼眸里。在离别家乡这么多年,故乡的田园风光,故乡的秀美山川,故乡的祥云瑞彩都让我深深地陶醉,故乡的风土人情,故乡淳朴的乡风民俗和多姿多彩的农村生活,都让我无比的眷恋,就在那出外打工求学的旅途里,哪一天不是在思念故乡,思念故乡的亲人的梦里度过。
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人生的际遇千百种,尘世的滋味千百种,也早就在这等待中日见丰盛,为了归来前的出走,我独自背着行囊,从寂静的乡村走向都市,又从熙熙攘攘的俗世里走向田野,变换的只是那一年四季白衣如雪的穿着,然而,心灵的深处却执拗的保留着爱美之心,任时光匆匆而过,任流水它带走了光阴的故事,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是我依然会在梦想的家园里,保留一块精神的净土。想家园青青山水忘功名成败,守候着理想,守候着未来,营造着我在这尘世间的最后的一块精神高地。站在这开满山径的野菊花旁,感悟着生命里不能承受之轻的一幕。在经历了那坎坎坷坷奔波曲折的人生,在经厉那些什么样的酸甜苦辣都要一一尝尽滋味的人生,艰辛、劳碌甚至磨难都己不足为奇、在经历了金钱与物质匮乏,精神犹能支撑不倒的奇迹以后,改变自我,超越自我,回归自然的意愿就愈发强烈,在深深地懂得了珍惜生命的可贵与幸福时光的来之不易,我愿恒久地守候在家园的每一个路口,守候着幸福时光给我带来的每一个美丽的梦想。
作者:杨应红电话:08886525693邮政编码:674200
通信地址:云南省永胜县永北镇北街龙井巷20号没有爱情也没有承诺,不知道从何而来也不知为何而去。当美丽的谎言一再遮盖善良的天空时,温柔也只是穿着漂亮外衣,在掩饰不安的眼神无处躲藏时流露出的神情。当美丽不再美丽,当诗意不再诗意,当两个人的世界里不再有你,命运也从此改变,吟诵着著名日本诗人三岛由纪夫的诗篇,我站在秋天的田野上感慨万千,面对着秋云淡淡天空一片蔚蓝,稻熟谷黄,浓烈的秋天的色彩铺向了远方,我想我只是一个过路人,无论是时光的长河里,还是在这彩色般梦幻的田野里。
我并非某一处农田里的劳作者,也不是哪一个景区的观光客,甚至不是一个过路的行人,我只是站在稻花深处的阡陌上,静心倾听自己内心独白的流浪者。只是在漂泊了许多时光蹉跎了几许岁月,最终落寞的足迹踏遍了荒原的过客,停下足来伫望这广褒的大地,苍茫的秋野,孤独地在寻觅传说中的那一片草原。时而长啸两声,时而静默不语,时而嘶哑的声音在歇斯底里的放肆无忌的歌唱,时而像行吟的诗人一样在忘情的把眼前的良辰美景都赞颂个遍,然后,就自由自在的,毫无拘束地奔向这广阔的新天地,逃出那沉闷了很久的象牙塔,逃向绘画、逃向自然,逃向了那属于生命里寂静的荒原里,才拥有的那一片精神的高地。微风徐徐吹来,田野里四下无人,相伴的只有那摇着破蒲扇立在稻田里的稻草人,笑我这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却空空的行囊,什么也不曾带回,什么也不能带走,携来的只是满腔的乡愁消散的却是那无奈的歌声,守望的是那无边无际的旷野,思索的却是大美无言的变化。沧海桑田的每一瞬间仿佛都尽在时光的流动中,静静的、悄悄的发生了些变化,此时此刻天地间只有我在沉思的彼岸,在放纵自己无边的幻想:给我一个家园,给我一个没有忧伤没有太多苦难的国度吧!十丈红尘里,我惟愿能有一寸净土是我理想的家园,是我为之终生守候终身等待谬斯光临的地方,也是我品味人生从容而赴生死之约的吧!渴望生活,走向艺术信仰是我毕生的理想,也是我追求理想升华的境界,任时间的几许轮回,岁月的多少变迁,任多少过客匆匆,世事浮沉都带不走我那赤子般的情怀,更带不走我眼眸中那一抹蕴含童真的微笑。多想象凡高一样能够从容地走向秋野,手持画笔面向大地,面向这个今生今世里都不可能不去热爱的世界,热爱光,热爱这个丰富多彩绚烂至极的艺术世界,为永远的向日葵之恋造像,为真正的纯艺术理想写真,为大自然留下些光与色彩的佳构,为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谱写些赞美的诗篇。尽管要面对种种生活的磨难,但屡经磨难的心灵却使我从稚嫩中走向成熟,走向另一种阅尽人事沧桑返朴归真的成熟;尽管岁月的风霜无情的磨砺,足以使一个人的容颜渐渐改变苍老,但是只要有爱心的存在就会永葆青春。
在穿过金黄色的田野,我爬上了开满粉红色野菊花的小山岗,我那时常驿动的心,感受着红土高原上那繁密的草木弥漫的每一分气息,绿色的山坡上散发出的每一朵小花的芬芳,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在妩媚地旁若无人的迎风招展,斜坡上的玉米地也挂满了沉甸甸的玉米,远处的山峰若隐若现,一派秋高气爽,相看两不厌的大自然的美好景色,好像是在给我放映、移动这一幕幕生动的电影图像。
当此刻灿烂的阳光垂顾我梦想的家园,当此刻缓缓流动的光影构成了我秋天里的童话世界,当这一切周围的景物转化成美妙的幻影,都深藏在我用来寻找美的眼眸里。在离别家乡这么多年,故乡的田园风光,故乡的秀美山川,故乡的祥云瑞彩都让我深深地陶醉,故乡的风土人情,故乡淳朴的乡风民俗和多姿多彩的农村生活,都让我无比的眷恋,就在那出外打工求学的旅途里,哪一天不是在思念故乡,思念故乡的亲人的梦里度过。
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人生的际遇千百种,尘世的滋味千百种,也早就在这等待中日见丰盛,为了归来前的出走,我独自背着行囊,从寂静的乡村走向都市,又从熙熙攘攘的俗世里走向田野,变换的只是那一年四季白衣如雪的穿着,然而,心灵的深处却执拗的保留着爱美之心,任时光匆匆而过,任流水它带走了光阴的故事,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是我依然会在梦想的家园里,保留一块精神的净土。想家园青青山水忘功名成败,守候着理想,守候着未来,营造着我在这尘世间的最后的一块精神高地。站在这开满山径的野菊花旁,感悟着生命里不能承受之轻的一幕。在经历了那坎坎坷坷奔波曲折的人生,在经厉那些什么样的酸甜苦辣都要一一尝尽滋味的人生,艰辛、劳碌甚至磨难都己不足为奇、在经历了金钱与物质匮乏,精神犹能支撑不倒的奇迹以后,改变自我,超越自我,回归自然的意愿就愈发强烈,在深深地懂得了珍惜生命的可贵与幸福时光的来之不易,我愿恒久地守候在家园的每一个路口,守候着幸福时光给我带来的每一个美丽的梦想。
作者:杨应红电话:08886525693邮政编码:674200
通信地址:云南省永胜县永北镇北街龙井巷20号
“一只新华书店的老鼠都要比你有文化。”这句话是我的侄姑爷甘子建,在一个永胜信基督教的教徒的葬礼上,当着大家的面对我说的。当时,我们在离城很远的地方,一座到处栽种着青松、金鸡纳树林的西山边上,我们百把十号人把死者的棺木送到了这死者生前就看好的地点,准备安葬。由于他家从昆明请来的什么家庭教堂之类主持的神父还是牧师,要在死者下世之时,掩土之前,做他们的那一套阿门,上帝的祈祷,再加上安葬死者的时候,除了至亲至戚之外,还有最得力的朋友会主动去帮忙下世,一般帮忙的人都会走得很远。通常先生会说哪几种生肖属相要回避一下,帮忙的人也大都会很自觉地走开,在附近等着送饭的人来了,把山上这顿有回锅肉、豆花子等家常菜的中午饭吃完,然后大家就顺着送葬的路转回去。
当然,先生也会喊孝家不忌,哪一家的孝男孝女难免都会有属相冲忌的,如果不是这样,帮忙的人又没有,那不是令先生有天大的本事也难为,再怎么讲,这坟墓前,总得不多不少的,要有几个人帮忙,才是话。
因为这次葬礼,不是按我们永胜的传统风俗,来操办的。虽然不完全算是纯粹的基督教的教徒,正式举行的葬礼,但由于这些神秘的基督教的教徒,从各自的地方赶来,参加这次葬礼,在永胜人的眼里,就显得格外神秘,显得与众不同。
其实基督教在永胜的存在历史,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人们就是因为他们是一种外来的宗教信仰而感到非常好奇,很多人就没有想到在中国根深蒂固的佛教、伊期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的教徒,都是首先从外面传到中国来的,就只是时间有个先后顺序而已。
我们一大伙人在路旁边的半山坡上,正吹着散牛,等着吃从山底下这家人送到坟山上来的中午饭,正吹着宗教、生死、世界、星空、宇宙的这些事情,甘子建不知从哪儿钻了出来,直呼我的小名,当着我们大伙儿,就高声嚷嚷,好似乎他很有学问一样。他说:“一只新华书店的老鼠都要比你有文化。”然后歪着他那大脑壳,挺着他那渐已发福的大油肚,神情倨傲地往另外走了开去。
对着这话,大家也都非常感到好笑,我也非常佩服这个侄姑爷在这里说的每一句话,也真的是要佩服,这个出身于人民教师队伍里面的高人,教美术的丹青雅士说出的这句话,真的也是仙人放屁-——不同凡响,说过话,做过事就是跟别人不一样。
按年纪来说,甘子建年长我几岁,只是他是我的堂兄杨怀明的上门女婿,才在辈份上低了我们一辈,他是在县城的永北镇中学教书育人的,专门教中学生画画的,一句话说他就是美术界的、教育界的权威人士,说句话出来都要比别人有份量,有水平,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
甘子建的学问向来比我做得深,条件也比我好得多,我是应该向他多多请教的,尽管我也不多不少的读过一些书,可是比起甘子建这些进行过科班学习研究的老师们就差得太远了,他们读过的书可能要拿什么飞机还是宇宙飞船来拉了吧,而不是老牛拉破车的几驾小马车的料喽,当然我与他比起来自然而然地,就有了天壤之别,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我读的书再多也不过是一介农夫,怎么能比得上他这个当老师的了。但是甘子建又真的很有学问吗?他比一只新华书店的老鼠都要有文化吗?
勿须置疑,甘子建是要比一只新华书店的老鼠都要有文化,因为甘子建大小还是一个人民教师,一肚子的文化是要比老鼠子都还要吃得成,你看他那肚子就知道他的学问有深,只要你看他的那个大脑壳,就知道他的知识有多丰富,简直可以称得上我们永胜的爱因斯坦了,不,应该是丽江的,如果丽江的不是,就是云南的,云南的再不是,也是我们全中国的,假若他都不是全中国的,那么他就是全世界都引以为自豪的,再假若他不是全世界的,那么他就是全人类唯一的的一个精英分子,再假若还不是的话,那他是什么可以骄傲的物种那他就是什么样的物种好了,总而言之,他是天底下,最成功、最优秀、最富有、最难得的好老师,只是生不逢时,在我们这个巴掌的县城教过书,实在太屈才了!老天爷也真是太不公平了,你怎么能让这等人才落在此处,也确实误了这个人通天彻地的才能,一肚子的墨水不得往外倒,空有一口的利齿钢牙,不把你咬通才见怪呢。
说实在的他的那张大嘴巴,也应该把地球上所有的书本子都要啃得通,那才像话。如若不然一只新华书店的老鼠都要比你有文化,那就真的什么话也不好说了,迪斯尼乐园里的那一只米老鼠,充其量,也不过,只是步甘子建的后尘吧!“一只新华书店的老鼠都要比你有文化。”这句话是我的侄姑爷甘子建,在一个永胜信基督教的教徒的葬礼上,当着大家的面对我说的。当时,我们在离城很远的地方,一座到处栽种着青松、金鸡纳树林的西山边上,我们百把十号人把死者的棺木送到了这死者生前就看好的地点,准备安葬。由于他家从昆明请来的什么家庭教堂之类主持的神父还是牧师,要在死者下世之时,掩土之前,做他们的那一套阿门,上帝的祈祷,再加上安葬死者的时候,除了至亲至戚之外,还有最得力的朋友会主动去帮忙下世,一般帮忙的人都会走得很远。通常先生会说哪几种生肖属相要回避一下,帮忙的人也大都会很自觉地走开,在附近等着送饭的人来了,把山上这顿有回锅肉、豆花子等家常菜的中午饭吃完,然后大家就顺着送葬的路转回去。
当然,先生也会喊孝家不忌,哪一家的孝男孝女难免都会有属相冲忌的,如果不是这样,帮忙的人又没有,那不是令先生有天大的本事也难为,再怎么讲,这坟墓前,总得不多不少的,要有几个人帮忙,才是话。
因为这次葬礼,不是按我们永胜的传统风俗,来操办的。虽然不完全算是纯粹的基督教的教徒,正式举行的葬礼,但由于这些神秘的基督教的教徒,从各自的地方赶来,参加这次葬礼,在永胜人的眼里,就显得格外神秘,显得与众不同。
其实基督教在永胜的存在历史,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人们就是因为他们是一种外来的宗教信仰而感到非常好奇,很多人就没有想到在中国根深蒂固的佛教、伊期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的教徒,都是首先从外面传到中国来的,就只是时间有个先后顺序而已。
我们一大伙人在路旁边的半山坡上,正吹着散牛,等着吃从山底下这家人送到坟山上来的中午饭,正吹着宗教、生死、世界、星空、宇宙的这些事情,甘子建不知从哪儿钻了出来,直呼我的小名,当着我们大伙儿,就高声嚷嚷,好似乎他很有学问一样。他说:“一只新华书店的老鼠都要比你有文化。”然后歪着他那大脑壳,挺着他那渐已发福的大油肚,神情倨傲地往另外走了开去。
对着这话,大家也都非常感到好笑,我也非常佩服这个侄姑爷在这里说的每一句话,也真的是要佩服,这个出身于人民教师队伍里面的高人,教美术的丹青雅士说出的这句话,真的也是仙人放屁-——不同凡响,说过话,做过事就是跟别人不一样。
按年纪来说,甘子建年长我几岁,只是他是我的堂兄杨怀明的上门女婿,才在辈份上低了我们一辈,他是在县城的永北镇中学教书育人的,专门教中学生画画的,一句话说他就是美术界的、教育界的权威人士,说句话出来都要比别人有份量,有水平,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
甘子建的学问向来比我做得深,条件也比我好得多,我是应该向他多多请教的,尽管我也不多不少的读过一些书,可是比起甘子建这些进行过科班学习研究的老师们就差得太远了,他们读过的书可能要拿什么飞机还是宇宙飞船来拉了吧,而不是老牛拉破车的几驾小马车的料喽,当然我与他比起来自然而然地,就有了天壤之别,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我读的书再多也不过是一介农夫,怎么能比得上他这个当老师的了。但是甘子建又真的很有学问吗?他比一只新华书店的老鼠都要有文化吗?
勿须置疑,甘子建是要比一只新华书店的老鼠都要有文化,因为甘子建大小还是一个人民教师,一肚子的文化是要比老鼠子都还要吃得成,你看他那肚子就知道他的学问有深,只要你看他的那个大脑壳,就知道他的知识有多丰富,简直可以称得上我们永胜的爱因斯坦了,不,应该是丽江的,如果丽江的不是,就是云南的,云南的再不是,也是我们全中国的,假若他都不是全中国的,那么他就是全世界都引以为自豪的,再假若他不是全世界的,那么他就是全人类唯一的的一个精英分子,再假若还不是的话,那他是什么可以骄傲的物种那他就是什么样的物种好了,总而言之,他是天底下,最成功、最优秀、最富有、最难得的好老师,只是生不逢时,在我们这个巴掌的县城教过书,实在太屈才了!老天爷也真是太不公平了,你怎么能让这等人才落在此处,也确实误了这个人通天彻地的才能,一肚子的墨水不得往外倒,空有一口的利齿钢牙,不把你咬通才见怪呢。
说实在的他的那张大嘴巴,也应该把地球上所有的书本子都要啃得通,那才像话。如若不然一只新华书店的老鼠都要比你有文化,那就真的什么话也不好说了,迪斯尼乐园里的那一只米老鼠,充其量,也不过,只是步甘子建的后尘吧!
丽江斋女是云南作家木祥,近年来深入滇西北农村生活,体验生活,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进入乡村生活现场,最后溶入了不动声色的叙述当中,以非常冷峻的笔调,描绘了在丽江这块神奇美丽的土地上,许多鲜为人知的地方风土人情的系列作品之一。
在这本书里,作者用大量的历史访问记录材料和现在说明情况的丽江斋女。告诉我们一些丽江斋女在乡村生活的状况与历史文化、时代背景,以及这些为什么终身不嫁,远离红尘却身在俗世,心存宗教信仰的独身女人们,为什么会舍弃自己在尘世间的婚姻、爱情、幸福,去追逐佛堂里袅袅升起的虚无飘渺的香火里,那执着无悔的人生信仰以及对爱的权力的艰难选择;告诉我们这是否真的不可思议,不可理喻的女性生存环境与特殊群体。
告诉我们这是什么样的历史文化、时代背景?这是一些什么样的独身女子群体?有着什么样的难以解开的生命情结?还有为什么会被世人以非正常的目光注视着?为什么她们还会继续保留着自己的对生命的无畏信仰?为什么她们还会坚定不渝的坚守着封建主义的贞操观念,终生不肯嫁人生儿育女,放弃平常人所能过上的一切幸福生活呢?
就让木祥来告诉我们那些不为人知的斋姑娘的生活吧!打开丽江斋女那浸透古老时光的书页,看着那些弥漫在书香里的斋姑娘的气息,看着那些年老体衰即将消逝的和已经消逝离去的老人当中,那些在古老村庄、神秘山川发生的故事与人吧!翻开丽江斋女的斋女词典,我们会惊诧地发现有着自己宗教信仰的斋姑娘,与其它在红尘间的修行者,大不一样的地方及其相似处。
她们类似修女、圣姑,但意义不同,她们是一个特殊的女子群体,有着自己所信奉的宗教信仰与世俗生活观念,她们人在红尘却没有红尘之内的男婚女嫁的世俗浸染,她们保留着对生命轮回的生生世世的宗教信仰,相信宿命,相信宗教给她们带来的一切改变,当然也不能简单地就依此把她们打入封建主义的毒害或腐蚀,她们所坚持的不仅仅是一种对生活的特殊的态度吧,更重要的是超越世俗观念,追求肉身与灵魂得到解脱的心灵之旅的无悔选择吧!
斋姑娘是丽江斋女的最通俗的平民称呼。终身不结婚的斋姑娘,生理上没有任何问题,她们是完完全全发育正常的女人。过去,丽江一些乡村人家留斋姑娘是一种时尚,一种儒雅贤达人家的象征。她们一辈子不结婚,一辈子生活在乡村里,在她们一生的目光里,关注的从来都不是自己,她们心甘情愿的为他人活着,她们活着的目的是为了一个更加完美的家庭,一种宗教,一种信仰。她们漠视自己的性,淡化个体的生命繁衍。
整个丽江境内都知道斋姑娘一生都是信仰佛教,并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她们从不结婚,也不谈论婚嫁,除了佛事活动与田间劳动,才从各自的家中聚集到一块,虔诚地做着与自己生活信仰有关的事情,从不轻易地到哪儿去。诵经念佛,奉行斋戒,行善积德是她们与生俱来的本份和日常功课。看丽江斋女是不是真的吃斋念佛修行,也主要看她对婚姻、爱情、性的坚守程度。至于吃斋还是吃荤食,倒是其次。不知不觉中丽江斋女演绎着世俗文化的改变和延续。
丽江斋女的起源始于明清时期开发西南边陲,从江西、湖南、外地迁移的汉民族文化的祖先们,他们把中原的佛教、道教、儒家文化带到丽江,相互影响渗透,由此形成云南边疆的特殊风俗现象,在这块土地上,有着上千年的封建礼教与宗教信仰的风气盛行,对斋姑娘的生活状态形成显然有过巨大的文化影响。
它与在广东生活的中国最后一群自梳女,其特点与精神观念、生活方式如出一辙,都是一种情境下生活的特殊女子群体。但在广东的“自梳女”其命运还要比斋姑娘糟。据说如有不轨行为必被乡党所不容,酷刑毒打、浸猪笼、投河溺死等残酷手段则是家常便饭,严惩其伤风败俗的行为。
所以说这并非是一部可以虚构的乡村文化现象精神理念罗列的概念之书,它是由许多闪烁着生命光芒的真实故事,在作家冷静而富有深刻洞察力的充满人性的目光,审视关注斋姑娘的深刻命运旅程。从丽江斋女的生活方式起源到个体死亡结束,或一代接一代的延续相同命运的心路历程。
在斋姑娘的故事丛林中,我们会看到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斋姑娘形象,在木祥不动声色的叙述当中,得以真实具体地毫不夸张的展示,一个个斋姑娘的真实形象被精心地刻画着,并揭示着在她们灵魂里盛开的隐秘之花和如同苦茶一般回味悠长的生命滋味。
在过去的六百多年里,斋姑娘一直是丽江乡村生活里,一道奇异的风景线,快乐与痛苦,平凡与伟大,执着与忘情所环绕的特殊女子群落。斋姑娘的意义,不仅仅只是一群生活在中国云南滇西北的一个特殊女子群体,更重要的是它是受迁移边陲传播的中原儒、佛、道文化的深刻影响,是承受了以往历史文化、思想观念的一个特殊载体和人群,是用千百个女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用生命与灵魂写与灵魂写就的斋姑娘传奇故事的边疆灵魂书。
斋姑娘与其它生活在世俗观念中的女子,在精神观念上有很大分歧,完全不一样,按照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在当时是绝对的另类人物。因为从当上斋姑娘的那一时刻起,斋姑娘就要心甘情愿地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要放在灵魂的祭坛上,放在家庭的管理上,全身心的奉献给高高在上的满天神佛。虽然她们不是出家到寺院里面去带发修行,却终身地在家里做皈依佛门的弟子。年轻的时候,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年老的时候就和自家的弟兄侄男郭女在一起生活。没有丈夫,没有孩子,从家的本质上来说,她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家。与一般姑娘家,可以有丈夫,可以有孩子,还有婚姻、爱情、幸福、性生活及组成家庭的权利,而斋姑娘的就不能拥有这些世俗生活中最为普遍最根本的生活权利。
如果说给丽江斋女树立的贞节牌坊,在从前的乡村里是随处可见的,是对一种古老的精神文明物质奖励的有形体现,作为一种文化象征矗立在乡村世界里,在过去时曾作为斋姑娘最高的精神奖励,到今天却荡然无存。记载斋姑娘的历史资料少之又少,现在硕果仅存的几个斋姑娘也在风烛残年,度过余生,她们是现在研究丽江斋女的婚姻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活化石,因而木祥对丽江斋女进入乡村世界的访问,显得异常重要,收集整理真实性强的写的好
只是平时很不拿出来
亮相的那种人
我看过他的好些诗
年轻时候写的诗
现在他写不写诗
倒晓不得
每回进去宣传部
他都在电脑的跟前
躲着
玩游戏的还是上网的
晓不得
写文章的还是干什么的
也认不得
反正宣传部的那些事
跟我们没有什么关系
我只是认得他
峨,你也认得
我当然认得
我乍个认不得
去宣传部窜门子
他们那点上
有几个人是干什么的
我都认得
你认得他们在干什么的
我当然也认得他们在干什么
你不信啊
我讲给你听
刚到任的乐部长
是原来的副县长
他们在隔壁开今年的
党报党刊工作会
左一个电话请示领导
右一个电话在安排下面
新接任文联那一摊子事的小李同志
一个办公室的小黄
泡的茶水还没有来得及喝
就被红头文件催得磨磨转
进来找部长的杨老师
手里唱响永胜的歌曲都有上百首
听说要开一上午的会就回家去了
明年他的歌曲部里面出钱
要把他包装,推向市场推向丽江
唉!你还经常去的样子呢
不经常去
要不打什才去次把
经常去他们还不烦啊
你不兴兴想想
我一去他们倒茶都倒不赢
我去得次数多了
他们的工作还干不干了
他们专门给我倒茶去啊
这于心何忍
人家也是有工作的
有公务在身的
不像我们这些平头百姓
能够尊重我们就算不错了
毛去奢望什么了
该做什么做什么
各人干各人的事
各人吃各人的饭
偶尔逗着了喝一台酒
也不算过份
就这样了
有的事
你也莫打听了
这些事情也不是
你我应该关心的事
马主任我认得
人家写写材料累了
休息一下也很正常
你搭他熟
哪阵你又找他吹牛
我今天忙不赢
我要去干农活了
哪阵又见宣传部的马主任
我认得
他是梁官人
是上马村的
还是下马村的
我就搞不清楚
但我认得
他是这点的
有名的秀才
你一说
我就认得
他是有特点的人
脸上有一大条
伤痕的那个人
他的文章写的好
只是平时很不拿出来
亮相的那种人
我看过他的好些诗
年轻时候写的诗
现在他写不写诗
倒晓不得
每回进去宣传部
他都在电脑的跟前
躲着
玩游戏的还是上网的
晓不得
写文章的还是干什么的
也认不得
反正宣传部的那些事
跟我们没有什么关系
我只是认得他
峨,你也认得
我当然认得
我乍个认不得
去宣传部窜门子
他们那点上
有几个人是干什么的
我都认得
你认得他们在干什么的
我当然也认得他们在干什么
你不信啊
我讲给你听
刚到任的乐部长
是原来的副县长
他们在隔壁开今年的
党报党刊工作会
左一个电话请示领导
右一个电话在安排下面
新接任文联那一摊子事的小李同志
一个办公室的小黄
泡的茶水还没有来得及喝
就被红头文件催得磨磨转
进来找部长的杨老师
手里唱响永胜的歌曲都有上百首
听说要开一上午的会就回家去了
明年他的歌曲部里面出钱
要把他包装,推向市场推向丽江
唉!你还经常去的样子呢
不经常去
要不打什才去次把
经常去他们还不烦啊
你不兴兴想想
我一去他们倒茶都倒不赢
我去得次数多了
他们的工作还干不干了
他们专门给我倒茶去啊
这于心何忍
人家也是有工作的
有公务在身的
不像我们这些平头百姓
能够尊重我们就算不错了
毛去奢望什么了
该做什么做什么
各人干各人的事
各人吃各人的饭
偶尔逗着了喝一台酒
也不算过份
就这样了
有的事
你也莫打听了
这些事情也不是
你我应该关心的事
马主任我认得
人家写写材料累了
休息一下也很正常
你搭他熟
哪阵你又找他吹牛
我今天忙不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