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带走小说
求带走小说 > 沧阳映红文集 > 青年女美展随感
字体:      护眼 关灯

青年女美展随感

 

在2005年3。8国际妇女节春雪初晴的永胜小镇,与往年节日不同的是,丽江市永胜县首届青年女性美术、书法作品邀请展顺利开展了,此次美展算是2005年丽江文艺界的一大盛事。它的源起是为了促进丽江文艺事业、美术教育的发展,促进本土与外地的文化交流,通过这种美术展览交流活动为契机,与更多的艺术家建立友好交流关系。经过很长时间的策划准备多方努力下,由永胜县委宣传部、永胜县妇女联合会、永胜县文化体育广播新闻出版局、永胜县老干部局、永胜县教育局、永胜县卫生局共同举办,在这属于全世界妇女的节日隆重开展。

本次展览既有来自昆明的几位女性艺术家与本土人士的作品参予,风格从古典到现代,从平面到立体,走向景观艺术,装置艺术,从空间到环境,从对技艺的探讨到对材料的研究,从单纯的艺术表达到多维的艺术体现,从个体的思维表达到宏观的思维展现。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艺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更加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存质量。

本次展览既给这些天各一方的青年女性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观摩学习的机会,同时也给我们这些身处地州市县,孤陋寡闻的艺术观众们带来新的视觉冲击力,让人大开眼界。虽然在外地的几位女同胞因故不能前来,但是这些青年女性的艺术创造力,多元文化的相互交流与沟通、人们之间的友谊则是永恒的!其影响也是深远的。

这次展出的56件美术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各具特色,有中国画、油画、版画、素描、装饰画、环艺设计、纤维艺术等,参展的画家共十七位。

有的在永胜工作专业或业余从事美术书法创作,有的作者还是从永胜这一片土地上走出去,在外地从事专业的美术工作,在美术创作上有一定造诣和成就。今天她们相聚在桑梓之地,只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学术交流与艺术探索。

为此,同是女性的永胜县专管文化教育的副县长乐文鹤欣然为展览写下了“翰墨开奇境,丹青发妙香,笔端通造化,意表出云霞,春深花繁时节,永胜县首届青年女性美术书法邀请展成功举办,金沙骞翥扬风采,程海巾帼结墨缘,山水致高远,冰雪净聪明,椽笔歌盛世,春风寄潇洒,笔酣墨畅而心旷神怡。永胜素为滇西北文教昌达之地,崇尚文化是这方水土世代传承的情结,巾帼不逊须眉,从此次书画展异彩纷呈的作品中,可以领略到金沙儿女的芝兰气味与湖海胸襟,领略到永胜文化的情结传承、延续与发展的新气象。

竹无俗韵,梅有奇香,海阔天空,风云聚会,春华秋实,天道酬勤,愿才女们欣逢盛世,不负大好青光,书随时代见精神,墨研湖海状大观”的前言。

从这次美展前言引发了我对这些青年女性的思考——我看过她们每一个人的艺术简历,也知道她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艰辛与不易。有的人虽然已经结婚生子,但是工作之余还要操持家务、哺育儿女、学习充电压力颇大,有的则在异地求学,在生活与艺术的道路上奔波忙碌。在她们当中,我不知道有多少时间可以腾出来继续自己的绘画生涯。在我所知道的这些人当中每一个人都经历着一个追求美的历程,其追求的艺术精神让人敬意暗生。所有认识这些女性的人,都会被她们的一如既往的勤奋与执著所打动。在粗鄙实用主义泛滥的今天,她们踯躅艺途几十年,却仍旧能够保留心灵中最纯洁的一方天空,盛放她们的艺术梦,这不仅仅只是一种理想的执著,还更是一种精神的执著。她们的作品充满灵性,在平凡中见奇韵,于朴实中藏精巧。如果没有时间的严格检验,我们不敢妄断“女性”艺术价值的深深浅浅,但我们折服这些女性的,是她们的那一种执着的艺术追求精神,或曰存在状态。

她们当中有的人出生在书画世家,早年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来自父辈的文化熏陶,自幼便对艺术有了极大的喜好;也有的是在求学期间受到来自外界文化的影响与大自然的山野气息双重感染,无可救药的爱上手持画笔潇洒自如的缪斯女神,虽然早已到了男婚女嫁的年龄,却不肯轻易地把自己嫁给爱情,她们钟情于自己一生执迷不悔的缪斯女神,始终无怨无悔的守望在自己的精神家园,她们把自己所有的豆蔻年华都嫁与了艺术梦。

她们大都出生在小桥流水、竹篱茅舍、古风犹存的永胜小镇,尽管她们的物质生活并不富裕,但她们却在平淡的生活中咀嚼着岁月的芳香,尽管她们的生活绝不是一帆风顺,但她们却一再扬起理想的风帆面向大海,用自己柔弱的身躯筑起一道绚丽的女儿国风景线。

多年来在人生旅途与艺术的道路上寻寻觅觅,苦苦求索的青年女性们,对崇高的艺术的追求几乎成为她们生命的一半。可以说,艺术创作对她们来说决不是在艺术世界里探险和猎奇,而是在精神上寻找。

然而很多时候人生的选择就残酷地摆在她们的面前,是继续干工作还是选择艺术?要强的这些青年女性,无论如何怎样也放弃不了自己的梦想。于是,她们在上班的时间里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工作上,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得井井有条,处理得当,回家则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斗室里,调和着锅碗瓢盆与笔墨纸砚交响曲的矛盾,在休息的时间里仍坚持艺术创作,为此挤占了多少休息日都不知道。

我很清楚,走出丽江,走向高原圆自己艺术的梦想,才是她们心中真正的远大目标。所以她们几十年来如一日的坚持创作,甚至在杂务缠身时仍旧孜孜以求、从不间断。或者,在她们心中,这个坚持就是通向自己梦想的一个天梯。要想寻找自己的梦想,这个天梯这个路途再难再远也得要走!女人!女人的名字不叫弱者,青春的证明就在于五彩缤纷的童年梦想在忘情地绘画中实现,做女人难,做优秀的女人更难,正因为有走钢丝的高难度,才有通过深沟险壑采撷鲜花的魅力,才能获得男士的尊敬,人民的嘉奖及美神维纳斯的首肯。

我一直在思考,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历史和年代、地域文化的局限性,怎样在艺术创作中突破这种局限性?虽然每个年代、每代人都有他的局限性,并且受局限性的影响都很大,个人、民族、文化都在开始寻找古老的、最原始的东西,而家乡是人生扬帆起航的出发地,又是美好安详的圆满归宿处,我们应当怎样寻找我们的精神新坪花腰傣实录刊于城市报道。2004年作品重叠参加韩国举办的中、日、韩纤维艺术展。作品空间参展宁波国际服装节。

纵观刘晓蓉在永胜展出的作品消失的影像,很多人没有见过如此新颖而又透露着古老信息的纤维艺术,就连我这平时喜欢关注美术动态的人来说,也是,她的作文时常被当作范文在班上宣读。因为文章写的非常好的缘故,就被抽调到永胜报社专门做新闻记者与报纸编辑。起初很多人不知道她的会画画,也不知道她的艺术修养如何,只知道她的诗歌、散文里透露出来的才气强过她写新闻的水准。她是一身多职担当的事情也挺多的,按理来说是没有多少时间来画画的,这次也拿出了两幅清丽可人的中国画。细看她的简历才更叫人吃惊,供职于永胜县委宣传部的她,也是艺术学校毕业的,她的画曾入选在日举办的中日友好画展,近年来的国画、油画作品,连续参加市县美展并多次获奖。并且多才多艺的她,竟然还是一个在岁月的长河里,面对喧嚣的世界,脚步走出好远了,还蓦然回首寄托着她的如诗情怀,用自己的心灵温暖来时的路,任云卷云舒,风清云淡,静观生活的人。她在用多彩的画笔感悟生命,体验生活的美好,运用色彩、构图、纤碎笨拙的笔触,定格司空见惯的事物,去撞击展现内心世界对生命情感张力的理解,学会拥有自省,拥有慎独的心情。她的妹妹杨淑琼在小凉山山脉,他尔波忍峰下的羊坪中心小学里任教,教育着火的民族——彝人的后代,我在看过她写的一张横幅的字,便戏称她是敲羊皮鼓的美女写出来的字,歪把斜扭地还有些好看,一本正经的写出来,反倒没有了这种稚拙自然的味道。我说她是天地混沌的时候,没有太阳没有月亮四周漆黑一片,她们住在高高的山上敲着羊皮鼓,招唤她的学生快点来上学了,敲一下东边亮了,再敲一下西边也亮了,她的学生就沿着山间的羊肠小道乘着微弱的天光来上学了。也许是在彝人的乡村世界里生活得太久,也许是在群山之中燕麦和荞子花香的熏染下,山川灵气都被她汲收殆尽,她喜欢唱歌喜极放歌时,一曲清脆高亢的青藏高原响彻云霄,唱至忘情处山野的芳草碧树也随风翩跹起舞,让人立时忘了这是远离城市居住的高原。像一只他尔波忍峰上飞翔的云雀,歌唱生活,力图改变在这世界上居住的最简易的木房子——黄板房里彝家孩子的命运,在校舍屋宇的斗转星移里,手持教鞭,轻盈地进入彝人火塘的世界,置身于万物之间,连接那无穷无尽的高原,永恒意象的时刻,把春去秋来的时光都唱成了金黄色的十月。

当我的想象力无拘无束地纵横驰骋广袤的天宇时,马丽梅的山水小品进入了我的视线,、长吟咏、尤善骑猎”被誉为滇西才女、民国新流。一郡妇孺之流,靡不识其名,其意气之雄,谁可比拟!在当时新青年女界中可谓之翘楚,青年气概,大是不凡。

高玉柱生前结识不少文化界名流,起先名流们来家里是与父亲切磋商榷地方政事、谈诗论画、说古道今的时候,就知道了高土司家有个女儿生得娇柔妩媚,又书生气质,当与高土司谈得口干舌燥神倦心疲之际,望一望静静坐在一旁的高玉柱,便比喝一杯醇香的清茶还能提神解渴。高玉柱偶尔冒出一两句颇有见地的话,便震惊四座。大家总是不信这种很有头脑的见解会出自秀丽柔弱的高玉柱之口,这份冷峻与清醒不应该是高玉柱所拥有的。

虽说她家世袭土司的职位传到她的父亲这一代,早已家道中落,大不如前,但她的父亲高长钦却颇为开明,不但在自家的高氏土司衙门内开办家庭私塾,聘请县城南华村柳树庄德才超群的清末廪生杨精品执掌教鞭,教育高氏族人及附近乡邻子弟,高玉柱与其兄长等人,同受教于门下,其师见其聪明绝世,能闻一知二,举一反三,智力出众,才器超群,常予鼓励:“女子亦在男儿志,志在四方,方为国用,绝勿以红楼绿裳等闲虚度,空过年华。”对其教育深刻。

永胜小镇虽处边陲之地,但在滇、川、藏三省交界之处,信息也并不是那么闭塞,深受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民主爱国思想精华的熏陶的高玉柱,天资聪颖,好学不倦,志向远大,平日里朝谈夕讲,无非子史经书,目见耳闻,不少诗词歌赋。向来是资治通鉴手不释卷,三略、六韬夜不停读,遥吟俯唱,逸兴遄飞,天籁鸣时,好音妙发,襟怀落落,风度翩翩的她以其兰心蕙性,聪慧过人异于常儿,其父爱之弥甚,视若掌上明珠,恣情任性,骄纵异常,任其读书博学,不复以女红督之。尝言欲觅一佳婿如君者,以娱晚景。嗣因玉柱心醉自由,事乃搁起。

玉柱出身名门,素娴文字,质美而秀,才华出众,倾绝人寰。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至于吟诗作赋,尤为本能。诗词文采,更胜腐儒。因而远近驰名,她时常淡装革履,风致嫣然,谈笑自若,令人亲近,却又莲性高洁,丰姿洒落,心迹冰清,妩媚中自含有一种英爽气,时露于眉宇间,令人不敢平视,可远观而不可亵渎也。很多官绅富家子弟虽闻得她恃才高傲,却也多少敬慕于她爱恋于她,希望能与她共结连理,同圆鸳梦,一时间求亲之人踢破门槛,媒灼之言充盈两耳,但高玉柱既为女才子,具新知识,必有识人慧眼,寻常之人岂能容她青睐,获她芳心,一如当时云南省主席龙云之三公子龙绳武者,尚不合意,更从何处求如意郎君耶?花花公子更是不屑一顾,拒而远之。

高玉柱一生追求自由、民主信仰、男女平等,她瞧不起那些在阁楼里绣花的千金们。她认为这些人就像呆头呆脑的蠢鹅一样,天天只会伸长脖子幻想漂亮的公子哥把她们娶走。她不是这类人,平日里她与同学诸姊妹,闲余无事,联袂偕行,流连乡村风景,行歌互答,心旷神怡,活泼泼地是何等快乐。有时促膝谈心,愤家庭之专制,慨社会之不良,侈然以提倡自由为己任,是何等希望!时而引吭高歌,珠喉宛转,意态飘然,如闲云野鹤。有时同坐斗室中,或论文、或说诗、或叙失意事、或作快心谈。或纵谈天下事,则不觉忧从中来,痛哭流涕,热血沸腾,大有把酒问天、拔剑斫地之概。

从她的传世的遗稿可以看得出,她是一个志向高远不同凡响的女子。我记得在她写给朋友的书信中看到:“当是时,翩翩公子,欲是无常;赫赫将军,半瞩负腹。遥闻浊气飞腾,惟有掩鼻而避。欲求良友于闺阃,而林下风过踪迹渺。辨琴去,知音无。脂粉队、鹊鸦群,见之恶心。自谓此生无同志,惟有枝头作良朋。高谈未已,俗虑旋生,文字朋友,敢云道义之交,诗词唱和,本属清雅之举,乐而不淫,自问固属无愧。而凡夫俗子难免妄造黑白,有鉴于此,能无惧乎?虽然夜行人自信不为盗,不能使犬不吠。既属同志,玉石攻研,切磋获益。他日登龙,亲承庭训,则柴也虽愚。”是何等的志向高洁。她不但厌恶那些有钱人家的子女,胸无点墨,不学无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同时也不愿意依附权势,过着仰人鼻息的无聊生活。她关心广大妇女疾苦,要求她们争取和男子同样享受教育的权利,为此她在民国时候兴办的女子学校里,当过女子教员,她认为男人能够做的事,女人照样可以做。

一九三二年春,当“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传到永胜小镇高玉柱的耳朵里的时候,一种不甘心当亡国奴的民族意识促使她决心走出永胜小镇,胸怀报国之志外出求学,时年妹已适城南周氏,早赋于归;长兄幼弟亦已授室,行抱子矣。父母欲即为玉柱卜婚,藉了向平之愿。玉柱殊不愿,问其故,则不答。固问之,则泫然欲涕。父母疑有外遇,遍侦其同学亲友,莫得端倪,心窃异之。不知玉柱之心事固有难以告人者,顾影自怜,知音未遇,姻缘难就,自甘寂寞终身,决绝尘恋。

高玉柱自誓生死,永不移易,虽苏秦、张仪复生,不能惑其耳。又因永胜有一种奇特的古老风俗,凡女子终身不婚者,可视为斋姑娘,留在家中,作为一种家庭中奇特的宗教信仰者而存在于红尘俗世中,带发修行,参与社会生活劳动,远离情爱,不谈婚姻,因此高玉柱不结婚也就成了一种比较合适的借口,藉此来拒绝她的父母亲友为她所提的婚事,于是,于是她仿效前贤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志,毅然踏上了出外求学深造的道路,她把她对自己的家所拥有的全部温馨或伤感的记忆一同留给了父母,从此便再也没有回到抚育她成长的这片土地。

然而她这一走,却走出了一个任何人永远都无法代替的高玉柱,走出了一个边疆女儿“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不尽悲怆。走出了“铁血三千洒热血,英雄半属女儿家。平边弭乱秦良玉,持节直追汉军车。”悲壮的红颜往事,这一走,也走出了很多人在抗战胜利后无尽的怀念和感伤。

据说高玉柱在当时从永胜卸任的县长宋朝选的帮助下,携着琴、剑、书箱离开永胜到得昆明,在驻昆永胜同乡们的鼎力帮忙之下,在甬道街市立图书馆当管理员。在此期间,她在图书馆中这个知识宝库里,除了更广阔地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外,还学习了法语、日语等外国语言文学,并准备飘洋过海留学深造。

一九三三年京滇公路通车,国民党元老吴稚晖率领南京政府中央代表团来昆明参加庆典后,在昆明逗留期间,曾到市立图书馆,见到举止不凡,谈吐不俗的高玉柱,问其姓名身世,方知她就是原大理国相国高升泰的后裔,被省城称为滇西才女的高玉柱。

世有千里马,而真正识马之伯乐不常有,吴稚晖不愧是久经沙场,深谋远虑的政治家,在与高玉柱谈及国事时,他发现高玉柱才华出众,见识超群,绝非阿瘐奉承的等闲之辈,他想不到在这云南边陲之地,竟有如此能文善武的人才隐藏在其中,深感国家正在用人之际,人才难得!他看出如果让高玉柱继续当图书馆管理员实在是埋没了她的一生才华,空有满腔热情却不能人尽其才,为国所用,充其量这世上最后也不过是多了一个学者教授罢了,而如果做学问也可以等到抗战结束以后国家安定了再进行也不迟,值此乱世之秋,日寇入侵,国难当头,东北全境沦陷,上海失据,山河破碎,国破家亡之即,当效古时花木兰、穆桂英等女中英雄豪杰、投身于抗战救国,报效国家一途。

于是,吴稚晖鼓励高玉柱发愤自强,努力进取,乘风破浪,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为江山生色,为闾里争光,乘此国家用人之时,费数年之功,为将来扬眉吐气作好准备,切不可在此长期蹉跎埋没。高玉柱经他指点,又素闻吴稚晖之名,知其人品学问高屋建瓴,值得信赖,且见时局变易,留在昆明终是才华难展,又不能在此国难当头,远离祖国出洋留学,毅然从省城昆明奔赴南京首府,走上了比困守在象牙塔中更加宽阔的道路。

高玉柱到南京后不久,由于高玉柱的才华与人品被一些国民党的要员所赏识,再加上自身是大理国高氏后裔的特殊身份,与云南各地的头面人物都很熟悉,有利于开展边疆民族工作,很快就得到了国民中央政府的赏识,任命她为西南夷族驻京代表。其间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亦闻高玉柱之才,多次接见她,相谈甚欢,高玉柱均应答如流,从容不迫,才思敏捷,机智过人。宋美龄对她极为赏识爱护,视若姐妹,曾当面赠送她一枚戒指作为纪念,当时全国最大的良友画报曾专访过她,以文字和大幅照片报导。照片上丰姿绰约,美丽大方,仪态万千,一时成为社会美谈。又因她曾习法文,被误传为她是从法国回来的留学生,频添一份意想不到的人生插曲。与此同时,隶属中央各大报刊也发表了她的家世,所担任的职务及生活照片,与爱国思想隐喻其中的演讲和政论文章。

从此高玉柱这来自云南边疆的一个没落的土司后裔、巾帼红颜担任了西南夷族驻京代表的新闻一时传遍全国,对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对西南各少数民族头领的震动很大。

在人们的想象中,她可能是一个弱不禁风软弱无力的娇柔的模样,但见过面后却出乎意料,便会觉得这个永胜女子非同一般:学识渊博,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丰富的抗日宣传经验,讲话哲理性很强。多才多艺,遇事沉着,老练、勇敢,谦虚谨慎、平易近人,诚挚执着,常令人惊叹不已。在当时的军政界中有着很高的声望。许多人初次见她,就感觉她不仅是一个庄重自立的女性,更是一个思维敏捷、英姿飒爽的女政治家,她高高的个子,英姿焕发,充满了朝气和活力,常给人们的印象很好。平时待人接物,和蔼可亲,观察事物很敏锐,谨言慎行,洁身自好,因此大家都很尊重爱戴高玉柱。虽然当时她才有27岁,却已经有着丰富的阅历了。这位土司家族出身的女子,和国民党的政客大为不同。虽然在尚未从政之前,她也只是一个劳动阶层的图书馆管理人员,不过,以承担西南夷族驻京代表的重任来说,倒还是个合适的人选。因为在当时西南各民族驻京代表中,要数她的文化最高,而她在昆明读书时就追求进步,就热衷于抗日爱国活动。她利用自己家族原先结交的一些上层关系,为抗日做了很多工作。

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一九三八年十月,武汉、广州失守,高玉柱随同南京政府迁都重庆,是时国民政府任命高玉柱为西南边疆民族宣慰团团长,并授予陆军少将军衔,对云南、贵州、广西、西康等地的土司和民族首领宣传民族团结,巩固边疆安全,一致抗日的政策,她毅然东渡长江重返云南,迎着滚滚狼烟,踏上了对日作战的艰苦征程,高玉柱从此走上了她一生当中最为辉煌而又悲壮的戎马生涯。

高玉柱虽说柱虽说是一个能文能武,知识丰富,见多识广的女才子,但也是一个长袖善舞,诙谐风趣的外交家,从她现在留传于世的诗文书画中,我们不难看出,高玉柱和许多杰出人物一样,是那种个人修养很好的人。更重要的是,她还是一位极具个人魅力的人。这种神奇的魅力为她日后开展宣传抗战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她利用自己“西南边疆宣慰团团长”的特殊身份,多次带头深入烽火边境,了解情况,做细致的统战思想工作。她善于处理各种矛盾和关系,团结他人,具有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抗战以来的参战经历锻炼了她的军事指挥才能,在抗日战争最残酷的时候,她和她的战友深入边陲开展统战工作,经常跟着战斗部队一同行军打仗,一面搞宣传工作。

在与敌人长期的斗争中,高玉柱深刻理解和掌握了中国古代兵书上讲的“攻心为上”的至理名言。通过各种渠道向当地少数民族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联合一切反日武装力量共同抗日,打破日本帝国主义破坏统一战线,孤立抗日队伍的策略,团结边疆各种反日武装队伍共同抗日。同仇敌忾,一致对外。争取动摇分子,孤立亲日派,大力发展抗日力量,为驱逐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出中国,实行反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联合被压迫民族和抗日武装力量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凡接触过这位巾帼英姿的广大军民,无一不被她的爱国赤诚所感动。她从大后方亲临前线,不畏艰险冒着敌军的炮火,把祖国人民万众一心团结抗战的决心传达给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们,作为一个热血青年,高玉柱实践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爰本斯义,愿终身奔波,竭能力于万一,救人民于涂炭”的誓言,作为一个中国军人,高玉柱从一个封建时期土司家族足不出户的女子,到躲在象牙塔里钻研学问的诗人学者转变成一个勇赴国难,慷慨捐躯的抗日英雄,是经历了一番艰难的思想转化过程,这是她主观努力的结果,也是她一生所学,以文报国,学以致用的体现。

正当在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坚苦最紧张的时期,纵观一九四二年初春天的中国战场,日军为最后夺取西南四省,更猖獗地由广东转至越南、缅甸,向我云南边境围攻。五月又从西部疯狂进犯保山、腾冲、畹町、龙陵一带,与我滇军军民展开殊死博斗之际,高玉柱在紧张而又极其艰苦的抗日救亡的民族统战工作中,冒着空中敌机轰炸扫射和地面日军围追堵截,以决死的勇气和破釜成舟的决心坚持抗日。在中越边境突染病菌在急送个旧抢救的途中,魂断金平前线,死时还不满三十六岁。高玉柱生前长期坚持抗日救国立场,积极进取,建树良多。以实际行动为保卫边疆和实行反日民族统一战线,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方期高玉柱继续发挥所长,为国多作贡献,不幸遭此突变,英年早逝,抱撼终天。

高玉柱死的时候,抗日战争还没有胜利结束,几乎死不瞑目,常言道:痴人多福。若辈俗则俗矣,而命乃独隆,一生饱享家庭之幸福。彼不俗者,才清貌秀,矫矫不群,不为恶物摧残,定遭天公妒忌,负才毕世,饮泣终年,千古红颜,竟成惯例,高玉柱以花样年华而逝,未能见到胜利光复这一天,未能看到国家民族兴盛富强的这一天“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此事让多少男儿汉都要扼腕长叹,不胜惋惜。

直到离世前夕,高玉柱给家中寄回的唯一财富就是一张水墨画晚霞图,而其在军旅途中所写的诗词文章甚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但因屡经战乱,年代久远,多有散失,不易收集,因而留存不多,不能详载。

时至今日,如果把谢道韫的咏絮之才、李清照的爱国忧思,来对比高玉柱的才华与人品殊也不差,她的生命,她的灵魂,早在60多年前这血花一喷中盛放。而爱国的豪情,却在血花散落间长开不败。在俗世的天秤上,还有什么,能够重得过用沉甸甸的生命做诗意的注释呢?世人皆痛黛玉葬花堪怜,又谁知名花凋谢,壮志难酬。壶山苍苍,玉水长流,才女之风,山高水长,英雄无泪,化成碧血。千秋之上,犹为共仰。

才情如高玉柱,心事何等光明,识见何其高卓,铁血丹心,侠骨柔肠,兼而有之。孰知天劫红颜,人美如玉,命薄如花,奈何天里,不能久驻芳颜;文字无灵,寄恨徒凭香草。高玉柱之死,死于病症,实死于国难。瘦削香肩,担负綦重。一霎红颜,不留昙影;千秋碧血,应逐鹃魂。断肠遗字,痴付青禽;薄命余生,痛埋黄土。感念至此,不觉大恸,遥想当年深闺弱翰,慢夸咏絮之才,阆苑仙方,窃有立雪之志的高玉柱。这位土司之女、民国少将、诗人学者,丰于才而啬于命,富于情而悭于缘。正是名花多难,秋雁无情,黄土青山,红颜白骨,有情难遂,有恨难平。凄凉景况,触目何堪?

我读高玉柱诗,复阅抗日战争之历史,辞气抑扬之际,常感兴废不常,盛衰有准,以为才识志趣如高玉柱者,乃为国家栋梁、民族精英而衔恨辞世,以身殉国,比之卖国求荣、贪生怕死之徒判若霄壤,而高玉柱独藉诗名事迹流传于世,其名遂不至淹殁而无闻,得藉文士之笔墨,传播于人间,事非偶然也。其才虽可敬,而其遇亦可哀矣。弃幸福而就悲境,割天性以殉国殇,既为女中之豪杰,复为抗战之英雄,虽死犹生。青山有幸,得埋忠骨;冢上白杨,已堪作柱;闺中红粉,争不成灰。高玉柱之命不犹,高玉柱之怨何如耶?有才无命,一至于斯。举目无可语之人,仰首作问天之想,登高舒啸,临流赋诗,觅胭脂丛中,伶俐娇俏不复有;笑粉黛群里,自然风流总也无。峥嵘岁月忆往昔,初露锋芒,倩影娇人,巧笑嫣然,令无数须眉倾倒,任几多粉黛虚羡空妒。抛如日中天之事业于人间,弃高堂白发于异乡,舍挚友亲朋于粉埃,人世悲欢,亦复何定?

虽然战争可以夺走高玉柱的健康,可以毁灭了她的生命,但边疆女儿真挚的爱国情感与荡气迴肠的心灵诗篇与崇高的历史功勋,将会回响在我们一代代人的心灵深处,超越时空,历久弥新,传诵千古。想到这里,我的内心涌起满腹的悲愤与不平,一世英名垂青史,独留丹心照后昆,高玉柱的一生是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她把自己的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无私地奉献给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她也真正做到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舍生取义,抗战救亡,保家卫国的崇高境界。

古语云: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如果用这句话来形容我们所深深敬仰的这位英雄才女高玉柱,我觉得一点儿也不过分,单从在抗日战争保卫祖国的这个角度上来说高玉柱是有功于国家民族的,斯人虽已逝然其功勋事迹却不能为历史隐没,试想当年参加抗日战争的热血青年,不计其数,有的战死沙场,为国捐躯,有的也在胜利光复后在各行各业上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她在这个非常特殊的时期里,发挥了自己不同一般人的作用,今天重读她的抗战诗歌温泉十绝“潺潺流泉水芳冽,国难当头心欲折。不是泉温是火焚,誓掷头颅洒热血。同胞同胞奋臂起,长枪大纛东北指,不是当年旧温柔,不复民族心不死。吁嗟四省早轮亡,无数英雄丧边疆。倭寇不灭难消恨,谁复眷恋旧温柔”等诗。揣摩这个民国奇女子写这一首组诗的心境,是何等的胜过多少须眉男儿的英雄气慨和沉郁悲愤,再看看这个青山绿树绝红尘,更在壶峰作比邻。万道灵光映碧水,一轮明月证前身的才女坟,和宇内有僧方入定,域中无地不生愁。婆娑何代超极乐?弥勒何年降阎浮?搔首青天频叩问,红霞白日两悠悠的鸡足山的题诗,再追忆她在南京莫愁湖畔写就七言诗的情景:“莫愁湖畔情有无,情种原与愁恨符。能教情愁两相忘,迴然吾亦见真容。从来女子善工愁,湖名莫愁更有由,愿化莫愁湖中水,潇洒冼尽千古愁的美好愿望。”

我不由感叹万分,在这里人们可以遗忘了这个享有盛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人,可以遗忘这个绝代芳华惊世奇才的薄命红颜,但是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芦沟桥事变,不会忘记南京大屠杀,更不会忘记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日战争,尤其是在今天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的和平年代,尤其是千千万万不愿意做奴隶的人们故地重游,旧事重温的时候。

她的名字让所有知道她的人,都无比怀念那一场难忘的战斗,与那一段难忘的抗战时光。至今在玉龙山上回荡着白雪诗人玉柱擎天故国神游的长恨悲歌,至今在彩云之南回荡着在中华儿女永远不死魂兮归来的恒久招唤。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在历史上非常富有传奇色彩的女子,高玉柱的坟墓才能得到完好的保护,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看待历史,我不知道何时才会由原先的才女坟转化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让人们越来越深切的认识高玉柱,认识滇西抗战,最坚苦的时候也有我们永胜儿女做出的卓越贡献与牺牲。让后来的人们重新认识这段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战争中,我们的边疆儿女与饱经忧患沧桑的中华民族与世界上所有热爱和平反法西斯战争的每一个同盟国家的人民所经过的一段历史,一段共同走过的苦难的日子,但我希望有这么一天,不要让英雄的光辉事迹湮没在尘烟里,不要让死去的民族英雄受卑鄙小人的欺凌。

或许是自古红颜多薄命,天妒英才,如果不是在当年那一场世界大战中香消玉殒,活到现在她还有可能要为祖国统一大业,做出的应有的贡献,但是却不幸地死于非命,在这和平年代,普天同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胜利六十周年之际,能不忆想当年这位抱着“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态度走出去,却“青山马革裹尸还”重返家园的一代女杰。她活着的时候为了自己的国家民族鞠躬尽卒,死而后已,本应当回归这块抚育她成长的摇篮大地,让她在这桑梓故园里永远安息,享受着与昔日炮火纷飞的战场上截然不同的故乡的宁静气氛,享受着鸟语花香阳光明媚的每一个早晨,然而英雄的身后事却不堪重提,让每一个前来瞻仰的爱国志士、前贤今人都深以为憾。

时光冉冉,沧海百年,迄今高玉柱已经为国捐躯六十四年整了,今年的春天也将是她不平凡一生的百年寿诞,我曾经执着地寻找着在滇西抗战中失落的一段历史,寻找着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大国之魂,我以为战争早已成为过去,历史只不过是时间的长河里凝固了一刹那的一缕轻烟。虽然也有人曾经流过悲痛难抑的泪水,但是更多的人却早已麻木不仁,淡漠如烟。虽然高玉柱的传说在民间流传甚广,就连早年到海外的滇籍去台人士,也都知道高玉柱的大名,前几年都还有人说准备筹钱,来重修高玉柱的坟墓,把它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让人们牢记抗战历史,勿忘国耻,缅怀所有参加过、图片里都曾屡屡提到这个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小书店,其知名度在中外媒体的关注下频频曝光的小书店。

每一次我来这里读书买书、听着音乐、与朋友们共同品茶聊天,远离喧器嘈杂的城市生活,尽情享受着美好人生,给我带来的许多幸福时光,每当我坐在水榭木阁之上神游万里,心驰物外的时候就常在想,如果不是多情的我与丽江天生有缘,我就不会接二连三的重返丽江。自从与丽江古城真正结缘开始,我就深深地喜爱上了这一片古老而又多情的土地和人,我己把这里的一切当成了我心灵的家园,精神的归宿。我喜欢这里的风土人情,喜欢这里蓝天白云笼罩下的玉龙雪山,喜欢这里充满田园牧歌东方情调的香格里拉,喜欢这里充满神奇魅力的东巴文化与纳西民族风情,还有那雄伟壮丽的红土高原的自然风光,还有那三江并流叠彩峰峦的锦绣河山,我还更喜欢丽江古城高海拔工艺店、书店,还有他那热情好客的主人,青年摄影艺术家徐霁,以及他那善解人意、殷勤厚道帮他看守书店的纳西族小妹,那甜美的笑容和天真的话语,还有书店的楼下蓝木瓜西餐厅里,每一个热情好客的纳西女孩。

想念他们对我这个流浪他乡的游子热情有嘉关怀备至,同时也感谢高海拔工艺店、书店,为我们这些真正热爱生活、热爱书籍、热爱文化艺术事业的人们,提供了一个精品荟萃、内容广博的民族文化的文献书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钱堆商海里,别具一格的读书人的精神乐园,为我们这些常年在外,飘泊不定的旅行者在闲暇时光里,得到了可以充实自己内心世界,知识贫乏的精神食粮供给站,让我们重新找回失去了的读书人的精神信仰,坚定执着的人格力量,再次扬起理想的风帆,远涉重洋,战胜困难,出击那生命里无尽挑战的辉煌旅程,走向艺术世界的精彩人生和崇高使命。

年轻时候谁没有理想,谁没有为理想曾经奋斗过,热血沸腾慷慨激昂的年代,谁没有让激情燃烧壮志飞扬意气风发的青春年代,谁没有对生活充满了玖瑰色的憧憬,充满金黄色希望成功的年轻时代,只是在年轻的激情燃烧殆尽之后,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无路可走之后,才逐渐冷却了激情,才逐渐丧失了迈向成功,走向理想的勇气。

我想超越这平凡的世界,我想改变这人生的苦难历程,我想实现心中的美好理想。不管时光在如何的转变,不管这世界怎样的改变,我想选择中国人寿保险企业文化宣传员,实现我心中理想的成功期盼,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乘着歌声的翅膀,乘着彩云之南轻柔的微风,带着丽江这片热土上,父老乡亲们的那一声声叮嘱和重托,带着儿行千里母担扰深情的目光,我一次次远离家门,走进我梦想的家园,走进西部遭遇不幸的弱势群体的家门,走进贫困无助生活无奈的一个个农村家庭。

我想我要进入一种理想的境界,抵达成功的彼岸,我想一个人执着地对生活采取积极的参与态度,不畏艰辛和失败,勇于挑战自我,勇于改变自我、超越自我,用对生命负责对将来负责的人生信念,支撑我前进的道路,坚持我心中的崇高理想,与未来有一个约定,与成功相约,不达目的将永远誓不甘休。在漫长寒冷的冬夜里,在未来遥远的日子里,我一定要把握成功机会,演绎自己精彩的人生,我一定要执着追寻理想,追寻生命里巅峰境界的辉煌时刻,我一定要全力以赴撩开那理想神秘女郎的面纱。

虽然我已经失败了多少回,虽然我为此遭受了数不清的磨难与痛苦,但我愈挫愈勇、愈败愈战决不轻言放弃。尽管我现在仅仅只是一个在丽江打工度日的普通工人,但是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我对保险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改变我对理想的忠诚。谁也不能阻止我踏入人生旅途的沉重脚步,谁也不能改变我勇往直前坚定执着的刚强意志。在这里我只想勇敢地表述,对人生对理想忠贞不渝的坚定和永久执著的话语,但是一下子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却说不出话来,猛然间我扬起孤独而又沉重的头颅,用一双平静深沉的眼眸,注视着蔚蓝色的天空底下春风吹拂的大地,遥望着日益转绿的群山,渐渐葱翠返青的山林,还有那经过了一冬风霜雨雪残酷洗礼遍布天涯海角的小草,我伫足在这苍茫广阔的大地,吟诵着唐朝诗人白居易那通俗易懂、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又吹生感慨万千,逝去的往事如梦如幻早已消失得渺无踪迹。尽管人生的挫折磨难和复杂多变的情感经历,让人时时想起无限感伤,但升华理想、升华爱恋才是我最终的一生精神追求,为此遭遇一切磨难一切坎坷我始终无怨无悔。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我要见证生命之约,我要见证时间之约,我要寻找在人世间的真情真爱,我要寻找在西部每一个爱心所系的保险人生。我要走进云南丽江这一片热土家园,我要走进滇西北高原每一个遭遇不幸的家庭,走近每一个遭受意外伤害、疾病侵袭的儿童身边,我要为他们大声疾呼,我要为他们寻求帮助奉献爱心。在此我想要对曾经帮助过我支持过我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在丽江这片热土上,还有这么多古道热肠、热心公益、关爱弱势群体的人们,感谢父老乡亲对我寄予地殷切的厚望和信任,感谢那些曾经在风雨里患难与共相扶同行的朋友,也感谢那些曾经在我的人生道路上牵手指引的前辈们。感谢天,感谢地,感谢风,感谢雨,感谢那些曾经帮助我支持我的默默无闻的人们,感谢那些曾经不断激励磨炼我心志的朋友。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度过每一天充实宝贵富足的时光,拥有一个勇敢而又善良的美丽的梦想,今生今世里我死亦何憾。年轻时候谁没有理想,谁没有为理想曾经奋斗过,热血沸腾慷慨激昂的年代,谁没有让激情燃烧壮志飞扬意气风发的青春年代,谁没有对生活充满了玖瑰色的憧憬,充满金黄色希望成功的年轻时代,只是在年轻的激情燃烧殆尽之后,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无路可走之后,才逐渐冷却了激情,才逐渐丧失了迈向成功,走向理想的勇气。

我想超越这平凡的世界,我想改变这人生的苦难历程,我想实现心中的美好理想。不管时光在如何的转变,不管这世界怎样的改变,我想选择中国人寿保险企业文化宣传员,实现我心中理想的成功期盼,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乘着歌声的翅膀,乘着彩云之南轻柔的微风,带着丽江这片热土上,父老乡亲们的那一声声叮嘱和重托,带着儿行千里母担扰深情的目光,我一次次远离家门,走进我梦想的家园,走进西部遭遇不幸的弱势群体的家门,走进贫困无助生活无奈的一个个农村家庭。

我想我要进入一种理想的境界,抵达成功的彼岸,我想一个人执着地对生活采取积极的参与态度,不畏艰辛和失败,勇于挑战自我,勇于改变自我、超越自我,用对生命负责对将来负责的人生信念,支撑我前进的道路,坚持我心中的崇高理想,与未来有一个约定,与成功相约,不达目的将永远誓不甘休。在漫长寒冷的冬夜里,在未来遥远的日子里,我一定要把握成功机会,演绎自己精彩的人生,我一定要执着追寻理想,追寻生命里巅峰境界的辉煌时刻,我一定要全力以赴撩开那理想神秘女郎的面纱。

虽然我已经失败了多少回,虽然我为此遭受了数不清的磨难与痛苦,但我愈挫愈勇、愈败愈战决不轻言放弃。尽管我现在仅仅只是一个在丽江打工度日的普通工人,但是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我对保险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改变我对理想的忠诚。谁也不能阻止我踏入人生旅途的沉重脚步,谁也不能改变我勇往直前坚定执着的刚强意志。在这里我只想勇敢地表述,对人生对理想忠贞不渝的坚定和永久执著的话语,但是一下子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却说不出话来,猛然间我扬起孤独而又沉重的头颅,用一双平静深沉的眼眸,注视着蔚蓝色的天空底下春风吹拂的大地,遥望着日益转绿的群山,渐渐葱翠返青的山林,还有那经过了一冬风霜雨雪残酷洗礼遍布天涯海角的小草,我伫足在这苍茫广阔的大地,吟诵着唐朝诗人白居易那通俗易懂、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又吹生感慨万千,逝去的往事如梦如幻早已消失得渺无踪迹。尽管人生的挫折磨难和复杂多变的情感经历,让人时时想起无限感伤,但升华理想、升华爱恋才是我最终的一生精神追求,为此遭遇一切磨难一切坎坷我始终无怨无悔。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我要见证生命之约,我要见证时间之约,我要寻找在人世间的真情真爱,我要寻找在西部每一个爱心所系的保险人生。我要走进云南丽江这一片热土家园,我要走进滇西北高原每一个遭遇不幸的家庭,走近每一个遭受意外伤害、疾病侵袭的儿童身边,我要为他们大声疾呼,我要为他们寻求帮助奉献爱心。在此我想要对曾经帮助过我支持过我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在丽江这片热土上,还有这么多古道热肠、热心公益、关爱弱势群体的人们,感谢父老乡亲对我寄予地殷切的厚望和信任,感谢那些曾经在风雨里患难与共相扶同行的朋友,也感谢那些曾经在我的人生道路上牵手指引的前辈们。感谢天,感谢地,感谢风,感谢雨,感谢那些曾经帮助我支持我的默默无闻的人们,感谢那些曾经不断激励磨炼我心志的朋友。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度过每一天充实宝贵富足的时光,拥有一个勇敢而又善良的美丽的梦想,今生今世里我死亦何憾。

没有爱情也没有承诺,不知道从何而来也不知为何而去。当美丽的谎言一再遮盖善良的天空时,温柔也只是穿着漂亮外衣,在掩饰不安的眼神无处躲藏时流露出的神情。当美丽不再美丽,当诗意不再诗意,当两个人的世界里不再有你,命运也从此改变,吟诵着著名日本诗人三岛由纪夫的诗篇,我站在秋天的田野上感慨万千,面对着秋云淡淡天空一片蔚蓝,稻熟谷黄,浓烈的秋天的色彩铺向了远方,我想我只是一个过路人,无论是时光的长河里,还是在这彩色般梦幻的田野里。

我并非某一处农田里的劳作者,也不是哪一个景区的观光客,甚至不是一个过路的行人,我只是站在稻花深处的阡陌上,静心倾听自己内心独白的流浪者。只是在漂泊了许多时光蹉跎了几许岁月,最终落寞的足迹踏遍了荒原的过客,停下足来伫望这广褒的大地,苍茫的秋野,孤独地在寻觅传说中的那一片草原。时而长啸两声,时而静默不语,时而嘶哑的声音在歇斯底里的放肆无忌的歌唱,时而像行吟的诗人一样在忘情的把眼前的良辰美景都赞颂个遍,然后,就自由自在的,毫无拘束地奔向这广阔的新天地,逃出那沉闷了很久的象牙塔,逃向绘画、逃向自然,逃向了那属于生命里寂静的荒原里,才拥有的那一片精神的高地。微风徐徐吹来,田野里四下无人,相伴的只有那摇着破蒲扇立在稻田里的稻草人,笑我这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却空空的行囊,什么也不曾带回,什么也不能带走,携来的只是满腔的乡愁消散的却是那无奈的歌声,守望的是那无边无际的旷野,思索的却是大美无言的变化。沧海桑田的每一瞬间仿佛都尽在时光的流动中,静静的、悄悄的发生了些变化,此时此刻天地间只有我在沉思的彼岸,在放纵自己无边的幻想:给我一个家园,给我一个没有忧伤没有太多苦难的国度吧!十丈红尘里,我惟愿能有一寸净土是我理想的家园,是我为之终生守候终身等待谬斯光临的地方,也是我品味人生从容而赴生死之约的吧!渴望生活,走向艺术信仰是我毕生的理想,也是我追求理想升华的境界,任时间的几许轮回,岁月的多少变迁,任多少过客匆匆,世事浮沉都带不走我那赤子般的情怀,更带不走我眼眸中那一抹蕴含童真的微笑。多想象凡高一样能够从容地走向秋野,手持画笔面向大地,面向这个今生今世里都不可能不去热爱的世界,热爱光,热爱这个丰富多彩绚烂至极的艺术世界,为永远的向日葵之恋造像,为真正的纯艺术理想写真,为大自然留下些光与色彩的佳构,为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谱写些赞美的诗篇。尽管要面对种种生活的磨难,但屡经磨难的心灵却使我从稚嫩中走向成熟,走向另一种阅尽人事沧桑返朴归真的成熟;尽管岁月的风霜无情的磨砺,足以使一个人的容颜渐渐改变苍老,但是只要有爱心的存在就会永葆青春。

在穿过金黄色的田野,我爬上了开满粉红色野菊花的小山岗,我那时常驿动的心,感受着红土高原上那繁密的草木弥漫的每一分气息,绿色的山坡上散发出的每一朵小花的芬芳,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在妩媚地旁若无人的迎风招展,斜坡上的玉米地也挂满了沉甸甸的玉米,远处的山峰若隐若现,一派秋高气爽,相看两不厌的大自然的美好景色,好像是在给我放映、移动这一幕幕生动的电影图像。

当此刻灿烂的阳光垂顾我梦想的家园,当此刻缓缓流动的光影构成了我秋天里的童话世界,当这一切周围的景物转化成美妙的幻影,都深藏在我用来寻找美的眼眸里。在离别家乡这么多年,故乡的田园风光,故乡的秀美山川,故乡的祥云瑞彩都让我深深地陶醉,故乡的风土人情,故乡淳朴的乡风民俗和多姿多彩的农村生活,都让我无比的眷恋,就在那出外打工求学的旅途里,哪一天不是在思念故乡,思念故乡的亲人的梦里度过。

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人生的际遇千百种,尘世的滋味千百种,也早就在这等待中日见丰盛,为了归来前的出走,我独自背着行囊,从寂静的乡村走向都市,又从熙熙攘攘的俗世里走向田野,变换的只是那一年四季白衣如雪的穿着,然而,心灵的深处却执拗的保留着爱美之心,任时光匆匆而过,任流水它带走了光阴的故事,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是我依然会在梦想的家园里,保留一块精神的净土。想家园青青山水忘功名成败,守候着理想,守候着未来,营造着我在这尘世间的最后的一块精神高地。站在这开满山径的野菊花旁,感悟着生命里不能承受之轻的一幕。在经历了那坎坎坷坷奔波曲折的人生,在经厉那些什么样的酸甜苦辣都要一一尝尽滋味的人生,艰辛、劳碌甚至磨难都己不足为奇、在经历了金钱与物质匮乏,精神犹能支撑不倒的奇迹以后,改变自我,超越自我,回归自然的意愿就愈发强烈,在深深地懂得了珍惜生命的可贵与幸福时光的来之不易,我愿恒久地守候在家园的每一个路口,守候着幸福时光给我带来的每一个美丽的梦想。

作者:杨应红电话:08886525693邮政编码:674200

通信地址:云南省永胜县永北镇北街龙井巷20号没有爱情也没有承诺,不知道从何而来也不知为何而去。当美丽的谎言一再遮盖善良的天空时,温柔也只是穿着漂亮外衣,在掩饰不安的眼神无处躲藏时流露出的神情。当美丽不再美丽,当诗意不再诗意,当两个人的世界里不再有你,命运也从此改变,吟诵着著名日本诗人三岛由纪夫的诗篇,我站在秋天的田野上感慨万千,面对着秋云淡淡天空一片蔚蓝,稻熟谷黄,浓烈的秋天的色彩铺向了远方,我想我只是一个过路人,无论是时光的长河里,还是在这彩色般梦幻的田野里。

我并非某一处农田里的劳作者,也不是哪一个景区的观光客,甚至不是一个过路的行人,我只是站在稻花深处的阡陌上,静心倾听自己内心独白的流浪者。只是在漂泊了许多时光蹉跎了几许岁月,最终落寞的足迹踏遍了荒原的过客,停下足来伫望这广褒的大地,苍茫的秋野,孤独地在寻觅传说中的那一片草原。时而长啸两声,时而静默不语,时而嘶哑的声音在歇斯底里的放肆无忌的歌唱,时而像行吟的诗人一样在忘情的把眼前的良辰美景都赞颂个遍,然后,就自由自在的,毫无拘束地奔向这广阔的新天地,逃出那沉闷了很久的象牙塔,逃向绘画、逃向自然,逃向了那属于生命里寂静的荒原里,才拥有的那一片精神的高地。微风徐徐吹来,田野里四下无人,相伴的只有那摇着破蒲扇立在稻田里的稻草人,笑我这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却空空的行囊,什么也不曾带回,什么也不能带走,携来的只是满腔的乡愁消散的却是那无奈的歌声,守望的是那无边无际的旷野,思索的却是大美无言的变化。沧海桑田的每一瞬间仿佛都尽在时光的流动中,静静的、悄悄的发生了些变化,此时此刻天地间只有我在沉思的彼岸,在放纵自己无边的幻想:给我一个家园,给我一个没有忧伤没有太多苦难的国度吧!十丈红尘里,我惟愿能有一寸净土是我理想的家园,是我为之终生守候终身等待谬斯光临的地方,也是我品味人生从容而赴生死之约的吧!渴望生活,走向艺术信仰是我毕生的理想,也是我追求理想升华的境界,任时间的几许轮回,岁月的多少变迁,任多少过客匆匆,世事浮沉都带不走我那赤子般的情怀,更带不走我眼眸中那一抹蕴含童真的微笑。多想象凡高一样能够从容地走向秋野,手持画笔面向大地,面向这个今生今世里都不可能不去热爱的世界,热爱光,热爱这个丰富多彩绚烂至极的艺术世界,为永远的向日葵之恋造像,为真正的纯艺术理想写真,为大自然留下些光与色彩的佳构,为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谱写些赞美的诗篇。尽管要面对种种生活的磨难,但屡经磨难的心灵却使我从稚嫩中走向成熟,走向另一种阅尽人事沧桑返朴归真的成熟;尽管岁月的风霜无情的磨砺,足以使一个人的容颜渐渐改变苍老,但是只要有爱心的存在就会永葆青春。

在穿过金黄色的田野,我爬上了开满粉红色野菊花的小山岗,我那时常驿动的心,感受着红土高原上那繁密的草木弥漫的每一分气息,绿色的山坡上散发出的每一朵小花的芬芳,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在妩媚地旁若无人的迎风招展,斜坡上的玉米地也挂满了沉甸甸的玉米,远处的山峰若隐若现,一派秋高气爽,相看两不厌的大自然的美好景色,好像是在给我放映、移动这一幕幕生动的电影图像。

当此刻灿烂的阳光垂顾我梦想的家园,当此刻缓缓流动的光影构成了我秋天里的童话世界,当这一切周围的景物转化成美妙的幻影,都深藏在我用来寻找美的眼眸里。在离别家乡这么多年,故乡的田园风光,故乡的秀美山川,故乡的祥云瑞彩都让我深深地陶醉,故乡的风土人情,故乡淳朴的乡风民俗和多姿多彩的农村生活,都让我无比的眷恋,就在那出外打工求学的旅途里,哪一天不是在思念故乡,思念故乡的亲人的梦里度过。

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人生的际遇千百种,尘世的滋味千百种,也早就在这等待中日见丰盛,为了归来前的出走,我独自背着行囊,从寂静的乡村走向都市,又从熙熙攘攘的俗世里走向田野,变换的只是那一年四季白衣如雪的穿着,然而,心灵的深处却执拗的保留着爱美之心,任时光匆匆而过,任流水它带走了光阴的故事,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是我依然会在梦想的家园里,保留一块精神的净土。想家园青青山水忘功名成败,守候着理想,守候着未来,营造着我在这尘世间的最后的一块精神高地。站在这开满山径的野菊花旁,感悟着生命里不能承受之轻的一幕。在经历了那坎坎坷坷奔波曲折的人生,在经厉那些什么样的酸甜苦辣都要一一尝尽滋味的人生,艰辛、劳碌甚至磨难都己不足为奇、在经历了金钱与物质匮乏,精神犹能支撑不倒的奇迹以后,改变自我,超越自我,回归自然的意愿就愈发强烈,在深深地懂得了珍惜生命的可贵与幸福时光的来之不易,我愿恒久地守候在家园的每一个路口,守候着幸福时光给我带来的每一个美丽的梦想。

作者:杨应红电话:08886525693邮政编码:674200

通信地址:云南省永胜县永北镇北街龙井巷20号

“一只新华书店的老鼠都要比你有文化。”这句话是我的侄姑爷甘子建,在一个永胜信基督教的教徒的葬礼上,当着大家的面对我说的。当时,我们在离城很远的地方,一座到处栽种着青松、金鸡纳树林的西山边上,我们百把十号人把死者的棺木送到了这死者生前就看好的地点,准备安葬。由于他家从昆明请来的什么家庭教堂之类主持的神父还是牧师,要在死者下世之时,掩土之前,做他们的那一套阿门,上帝的祈祷,再加上安葬死者的时候,除了至亲至戚之外,还有最得力的朋友会主动去帮忙下世,一般帮忙的人都会走得很远。通常先生会说哪几种生肖属相要回避一下,帮忙的人也大都会很自觉地走开,在附近等着送饭的人来了,把山上这顿有回锅肉、豆花子等家常菜的中午饭吃完,然后大家就顺着送葬的路转回去。

当然,先生也会喊孝家不忌,哪一家的孝男孝女难免都会有属相冲忌的,如果不是这样,帮忙的人又没有,那不是令先生有天大的本事也难为,再怎么讲,这坟墓前,总得不多不少的,要有几个人帮忙,才是话。

因为这次葬礼,不是按我们永胜的传统风俗,来操办的。虽然不完全算是纯粹的基督教的教徒,正式举行的葬礼,但由于这些神秘的基督教的教徒,从各自的地方赶来,参加这次葬礼,在永胜人的眼里,就显得格外神秘,显得与众不同。

其实基督教在永胜的存在历史,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人们就是因为他们是一种外来的宗教信仰而感到非常好奇,很多人就没有想到在中国根深蒂固的佛教、伊期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的教徒,都是首先从外面传到中国来的,就只是时间有个先后顺序而已。

我们一大伙人在路旁边的半山坡上,正吹着散牛,等着吃从山底下这家人送到坟山上来的中午饭,正吹着宗教、生死、世界、星空、宇宙的这些事情,甘子建不知从哪儿钻了出来,直呼我的小名,当着我们大伙儿,就高声嚷嚷,好似乎他很有学问一样。他说:“一只新华书店的老鼠都要比你有文化。”然后歪着他那大脑壳,挺着他那渐已发福的大油肚,神情倨傲地往另外走了开去。

对着这话,大家也都非常感到好笑,我也非常佩服这个侄姑爷在这里说的每一句话,也真的是要佩服,这个出身于人民教师队伍里面的高人,教美术的丹青雅士说出的这句话,真的也是仙人放屁-——不同凡响,说过话,做过事就是跟别人不一样。

按年纪来说,甘子建年长我几岁,只是他是我的堂兄杨怀明的上门女婿,才在辈份上低了我们一辈,他是在县城的永北镇中学教书育人的,专门教中学生画画的,一句话说他就是美术界的、教育界的权威人士,说句话出来都要比别人有份量,有水平,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

甘子建的学问向来比我做得深,条件也比我好得多,我是应该向他多多请教的,尽管我也不多不少的读过一些书,可是比起甘子建这些进行过科班学习研究的老师们就差得太远了,他们读过的书可能要拿什么飞机还是宇宙飞船来拉了吧,而不是老牛拉破车的几驾小马车的料喽,当然我与他比起来自然而然地,就有了天壤之别,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我读的书再多也不过是一介农夫,怎么能比得上他这个当老师的了。但是甘子建又真的很有学问吗?他比一只新华书店的老鼠都要有文化吗?

勿须置疑,甘子建是要比一只新华书店的老鼠都要有文化,因为甘子建大小还是一个人民教师,一肚子的文化是要比老鼠子都还要吃得成,你看他那肚子就知道他的学问有深,只要你看他的那个大脑壳,就知道他的知识有多丰富,简直可以称得上我们永胜的爱因斯坦了,不,应该是丽江的,如果丽江的不是,就是云南的,云南的再不是,也是我们全中国的,假若他都不是全中国的,那么他就是全世界都引以为自豪的,再假若他不是全世界的,那么他就是全人类唯一的的一个精英分子,再假若还不是的话,那他是什么可以骄傲的物种那他就是什么样的物种好了,总而言之,他是天底下,最成功、最优秀、最富有、最难得的好老师,只是生不逢时,在我们这个巴掌的县城教过书,实在太屈才了!老天爷也真是太不公平了,你怎么能让这等人才落在此处,也确实误了这个人通天彻地的才能,一肚子的墨水不得往外倒,空有一口的利齿钢牙,不把你咬通才见怪呢。

说实在的他的那张大嘴巴,也应该把地球上所有的书本子都要啃得通,那才像话。如若不然一只新华书店的老鼠都要比你有文化,那就真的什么话也不好说了,迪斯尼乐园里的那一只米老鼠,充其量,也不过,只是步甘子建的后尘吧!“一只新华书店的老鼠都要比你有文化。”这句话是我的侄姑爷甘子建,在一个永胜信基督教的教徒的葬礼上,当着大家的面对我说的。当时,我们在离城很远的地方,一座到处栽种着青松、金鸡纳树林的西山边上,我们百把十号人把死者的棺木送到了这死者生前就看好的地点,准备安葬。由于他家从昆明请来的什么家庭教堂之类主持的神父还是牧师,要在死者下世之时,掩土之前,做他们的那一套阿门,上帝的祈祷,再加上安葬死者的时候,除了至亲至戚之外,还有最得力的朋友会主动去帮忙下世,一般帮忙的人都会走得很远。通常先生会说哪几种生肖属相要回避一下,帮忙的人也大都会很自觉地走开,在附近等着送饭的人来了,把山上这顿有回锅肉、豆花子等家常菜的中午饭吃完,然后大家就顺着送葬的路转回去。

当然,先生也会喊孝家不忌,哪一家的孝男孝女难免都会有属相冲忌的,如果不是这样,帮忙的人又没有,那不是令先生有天大的本事也难为,再怎么讲,这坟墓前,总得不多不少的,要有几个人帮忙,才是话。

因为这次葬礼,不是按我们永胜的传统风俗,来操办的。虽然不完全算是纯粹的基督教的教徒,正式举行的葬礼,但由于这些神秘的基督教的教徒,从各自的地方赶来,参加这次葬礼,在永胜人的眼里,就显得格外神秘,显得与众不同。

其实基督教在永胜的存在历史,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人们就是因为他们是一种外来的宗教信仰而感到非常好奇,很多人就没有想到在中国根深蒂固的佛教、伊期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的教徒,都是首先从外面传到中国来的,就只是时间有个先后顺序而已。

我们一大伙人在路旁边的半山坡上,正吹着散牛,等着吃从山底下这家人送到坟山上来的中午饭,正吹着宗教、生死、世界、星空、宇宙的这些事情,甘子建不知从哪儿钻了出来,直呼我的小名,当着我们大伙儿,就高声嚷嚷,好似乎他很有学问一样。他说:“一只新华书店的老鼠都要比你有文化。”然后歪着他那大脑壳,挺着他那渐已发福的大油肚,神情倨傲地往另外走了开去。

对着这话,大家也都非常感到好笑,我也非常佩服这个侄姑爷在这里说的每一句话,也真的是要佩服,这个出身于人民教师队伍里面的高人,教美术的丹青雅士说出的这句话,真的也是仙人放屁-——不同凡响,说过话,做过事就是跟别人不一样。

按年纪来说,甘子建年长我几岁,只是他是我的堂兄杨怀明的上门女婿,才在辈份上低了我们一辈,他是在县城的永北镇中学教书育人的,专门教中学生画画的,一句话说他就是美术界的、教育界的权威人士,说句话出来都要比别人有份量,有水平,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

甘子建的学问向来比我做得深,条件也比我好得多,我是应该向他多多请教的,尽管我也不多不少的读过一些书,可是比起甘子建这些进行过科班学习研究的老师们就差得太远了,他们读过的书可能要拿什么飞机还是宇宙飞船来拉了吧,而不是老牛拉破车的几驾小马车的料喽,当然我与他比起来自然而然地,就有了天壤之别,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我读的书再多也不过是一介农夫,怎么能比得上他这个当老师的了。但是甘子建又真的很有学问吗?他比一只新华书店的老鼠都要有文化吗?

勿须置疑,甘子建是要比一只新华书店的老鼠都要有文化,因为甘子建大小还是一个人民教师,一肚子的文化是要比老鼠子都还要吃得成,你看他那肚子就知道他的学问有深,只要你看他的那个大脑壳,就知道他的知识有多丰富,简直可以称得上我们永胜的爱因斯坦了,不,应该是丽江的,如果丽江的不是,就是云南的,云南的再不是,也是我们全中国的,假若他都不是全中国的,那么他就是全世界都引以为自豪的,再假若他不是全世界的,那么他就是全人类唯一的的一个精英分子,再假若还不是的话,那他是什么可以骄傲的物种那他就是什么样的物种好了,总而言之,他是天底下,最成功、最优秀、最富有、最难得的好老师,只是生不逢时,在我们这个巴掌的县城教过书,实在太屈才了!老天爷也真是太不公平了,你怎么能让这等人才落在此处,也确实误了这个人通天彻地的才能,一肚子的墨水不得往外倒,空有一口的利齿钢牙,不把你咬通才见怪呢。

说实在的他的那张大嘴巴,也应该把地球上所有的书本子都要啃得通,那才像话。如若不然一只新华书店的老鼠都要比你有文化,那就真的什么话也不好说了,迪斯尼乐园里的那一只米老鼠,充其量,也不过,只是步甘子建的后尘吧!

丽江斋女是云南作家木祥,近年来深入滇西北农村生活,体验生活,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进入乡村生活现场,最后溶入了不动声色的叙述当中,以非常冷峻的笔调,描绘了在丽江这块神奇美丽的土地上,许多鲜为人知的地方风土人情的系列作品之一。

在这本书里,作者用大量的历史访问记录材料和现在说明情况的丽江斋女。告诉我们一些丽江斋女在乡村生活的状况与历史文化、时代背景,以及这些为什么终身不嫁,远离红尘却身在俗世,心存宗教信仰的独身女人们,为什么会舍弃自己在尘世间的婚姻、爱情、幸福,去追逐佛堂里袅袅升起的虚无飘渺的香火里,那执着无悔的人生信仰以及对爱的权力的艰难选择;告诉我们这是否真的不可思议,不可理喻的女性生存环境与特殊群体。

告诉我们这是什么样的历史文化、时代背景?这是一些什么样的独身女子群体?有着什么样的难以解开的生命情结?还有为什么会被世人以非正常的目光注视着?为什么她们还会继续保留着自己的对生命的无畏信仰?为什么她们还会坚定不渝的坚守着封建主义的贞操观念,终生不肯嫁人生儿育女,放弃平常人所能过上的一切幸福生活呢?

就让木祥来告诉我们那些不为人知的斋姑娘的生活吧!打开丽江斋女那浸透古老时光的书页,看着那些弥漫在书香里的斋姑娘的气息,看着那些年老体衰即将消逝的和已经消逝离去的老人当中,那些在古老村庄、神秘山川发生的故事与人吧!翻开丽江斋女的斋女词典,我们会惊诧地发现有着自己宗教信仰的斋姑娘,与其它在红尘间的修行者,大不一样的地方及其相似处。

她们类似修女、圣姑,但意义不同,她们是一个特殊的女子群体,有着自己所信奉的宗教信仰与世俗生活观念,她们人在红尘却没有红尘之内的男婚女嫁的世俗浸染,她们保留着对生命轮回的生生世世的宗教信仰,相信宿命,相信宗教给她们带来的一切改变,当然也不能简单地就依此把她们打入封建主义的毒害或腐蚀,她们所坚持的不仅仅是一种对生活的特殊的态度吧,更重要的是超越世俗观念,追求肉身与灵魂得到解脱的心灵之旅的无悔选择吧!

斋姑娘是丽江斋女的最通俗的平民称呼。终身不结婚的斋姑娘,生理上没有任何问题,她们是完完全全发育正常的女人。过去,丽江一些乡村人家留斋姑娘是一种时尚,一种儒雅贤达人家的象征。她们一辈子不结婚,一辈子生活在乡村里,在她们一生的目光里,关注的从来都不是自己,她们心甘情愿的为他人活着,她们活着的目的是为了一个更加完美的家庭,一种宗教,一种信仰。她们漠视自己的性,淡化个体的生命繁衍。

整个丽江境内都知道斋姑娘一生都是信仰佛教,并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她们从不结婚,也不谈论婚嫁,除了佛事活动与田间劳动,才从各自的家中聚集到一块,虔诚地做着与自己生活信仰有关的事情,从不轻易地到哪儿去。诵经念佛,奉行斋戒,行善积德是她们与生俱来的本份和日常功课。看丽江斋女是不是真的吃斋念佛修行,也主要看她对婚姻、爱情、性的坚守程度。至于吃斋还是吃荤食,倒是其次。不知不觉中丽江斋女演绎着世俗文化的改变和延续。

丽江斋女的起源始于明清时期开发西南边陲,从江西、湖南、外地迁移的汉民族文化的祖先们,他们把中原的佛教、道教、儒家文化带到丽江,相互影响渗透,由此形成云南边疆的特殊风俗现象,在这块土地上,有着上千年的封建礼教与宗教信仰的风气盛行,对斋姑娘的生活状态形成显然有过巨大的文化影响。

它与在广东生活的中国最后一群自梳女,其特点与精神观念、生活方式如出一辙,都是一种情境下生活的特殊女子群体。但在广东的“自梳女”其命运还要比斋姑娘糟。据说如有不轨行为必被乡党所不容,酷刑毒打、浸猪笼、投河溺死等残酷手段则是家常便饭,严惩其伤风败俗的行为。

所以说这并非是一部可以虚构的乡村文化现象精神理念罗列的概念之书,它是由许多闪烁着生命光芒的真实故事,在作家冷静而富有深刻洞察力的充满人性的目光,审视关注斋姑娘的深刻命运旅程。从丽江斋女的生活方式起源到个体死亡结束,或一代接一代的延续相同命运的心路历程。

在斋姑娘的故事丛林中,我们会看到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斋姑娘形象,在木祥不动声色的叙述当中,得以真实具体地毫不夸张的展示,一个个斋姑娘的真实形象被精心地刻画着,并揭示着在她们灵魂里盛开的隐秘之花和如同苦茶一般回味悠长的生命滋味。

在过去的六百多年里,斋姑娘一直是丽江乡村生活里,一道奇异的风景线,快乐与痛苦,平凡与伟大,执着与忘情所环绕的特殊女子群落。斋姑娘的意义,不仅仅只是一群生活在中国云南滇西北的一个特殊女子群体,更重要的是它是受迁移边陲传播的中原儒、佛、道文化的深刻影响,是承受了以往历史文化、思想观念的一个特殊载体和人群,是用千百个女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用生命与灵魂写与灵魂写就的斋姑娘传奇故事的边疆灵魂书。

斋姑娘与其它生活在世俗观念中的女子,在精神观念上有很大分歧,完全不一样,按照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在当时是绝对的另类人物。因为从当上斋姑娘的那一时刻起,斋姑娘就要心甘情愿地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要放在灵魂的祭坛上,放在家庭的管理上,全身心的奉献给高高在上的满天神佛。虽然她们不是出家到寺院里面去带发修行,却终身地在家里做皈依佛门的弟子。年轻的时候,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年老的时候就和自家的弟兄侄男郭女在一起生活。没有丈夫,没有孩子,从家的本质上来说,她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家。与一般姑娘家,可以有丈夫,可以有孩子,还有婚姻、爱情、幸福、性生活及组成家庭的权利,而斋姑娘的就不能拥有这些世俗生活中最为普遍最根本的生活权利。

如果说给丽江斋女树立的贞节牌坊,在从前的乡村里是随处可见的,是对一种古老的精神文明物质奖励的有形体现,作为一种文化象征矗立在乡村世界里,在过去时曾作为斋姑娘最高的精神奖励,到今天却荡然无存。记载斋姑娘的历史资料少之又少,现在硕果仅存的几个斋姑娘也在风烛残年,度过余生,她们是现在研究丽江斋女的婚姻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活化石,因而木祥对丽江斋女进入乡村世界的访问,显得异常重要,收集整理真实性强的写的好

只是平时很不拿出来

亮相的那种人

我看过他的好些诗

年轻时候写的诗

现在他写不写诗

倒晓不得

每回进去宣传部

他都在电脑的跟前

躲着

玩游戏的还是上网的

晓不得

写文章的还是干什么的

也认不得

反正宣传部的那些事

跟我们没有什么关系

我只是认得他

峨,你也认得

我当然认得

我乍个认不得

去宣传部窜门子

他们那点上

有几个人是干什么的

我都认得

你认得他们在干什么的

我当然也认得他们在干什么

你不信啊

我讲给你听

刚到任的乐部长

是原来的副县长

他们在隔壁开今年的

党报党刊工作会

左一个电话请示领导

右一个电话在安排下面

新接任文联那一摊子事的小李同志

一个办公室的小黄

泡的茶水还没有来得及喝

就被红头文件催得磨磨转

进来找部长的杨老师

手里唱响永胜的歌曲都有上百首

听说要开一上午的会就回家去了

明年他的歌曲部里面出钱

要把他包装,推向市场推向丽江

唉!你还经常去的样子呢

不经常去

要不打什才去次把

经常去他们还不烦啊

你不兴兴想想

我一去他们倒茶都倒不赢

我去得次数多了

他们的工作还干不干了

他们专门给我倒茶去啊

这于心何忍

人家也是有工作的

有公务在身的

不像我们这些平头百姓

能够尊重我们就算不错了

毛去奢望什么了

该做什么做什么

各人干各人的事

各人吃各人的饭

偶尔逗着了喝一台酒

也不算过份

就这样了

有的事

你也莫打听了

这些事情也不是

你我应该关心的事

马主任我认得

人家写写材料累了

休息一下也很正常

你搭他熟

哪阵你又找他吹牛

我今天忙不赢

我要去干农活了

哪阵又见宣传部的马主任

我认得

他是梁官人

是上马村的

还是下马村的

我就搞不清楚

但我认得

他是这点的

有名的秀才

你一说

我就认得

他是有特点的人

脸上有一大条

伤痕的那个人

他的文章写的好

只是平时很不拿出来

亮相的那种人

我看过他的好些诗

年轻时候写的诗

现在他写不写诗

倒晓不得

每回进去宣传部

他都在电脑的跟前

躲着

玩游戏的还是上网的

晓不得

写文章的还是干什么的

也认不得

反正宣传部的那些事

跟我们没有什么关系

我只是认得他

峨,你也认得

我当然认得

我乍个认不得

去宣传部窜门子

他们那点上

有几个人是干什么的

我都认得

你认得他们在干什么的

我当然也认得他们在干什么

你不信啊

我讲给你听

刚到任的乐部长

是原来的副县长

他们在隔壁开今年的

党报党刊工作会

左一个电话请示领导

右一个电话在安排下面

新接任文联那一摊子事的小李同志

一个办公室的小黄

泡的茶水还没有来得及喝

就被红头文件催得磨磨转

进来找部长的杨老师

手里唱响永胜的歌曲都有上百首

听说要开一上午的会就回家去了

明年他的歌曲部里面出钱

要把他包装,推向市场推向丽江

唉!你还经常去的样子呢

不经常去

要不打什才去次把

经常去他们还不烦啊

你不兴兴想想

我一去他们倒茶都倒不赢

我去得次数多了

他们的工作还干不干了

他们专门给我倒茶去啊

这于心何忍

人家也是有工作的

有公务在身的

不像我们这些平头百姓

能够尊重我们就算不错了

毛去奢望什么了

该做什么做什么

各人干各人的事

各人吃各人的饭

偶尔逗着了喝一台酒

也不算过份

就这样了

有的事

你也莫打听了

这些事情也不是

你我应该关心的事

马主任我认得

人家写写材料累了

休息一下也很正常

你搭他熟

哪阵你又找他吹牛

我今天忙不赢

我要去干农活了

哪阵又见

当你从远方走来,走进我这片

灾难深重而富有希望的红土地时

你那尚未合拢的大学毕业的纪念册里

还珍藏着那一朵朵散落在天涯——菊花的光亮

你就让所有流泪的青春,含笑的祝福

都在一转眼中变成了啜饮日月光华沉默的肖像

当你从远方走来,走进我这片

让梦想点燃七月的芬芳,向日葵努力地

支撑起整个天空的大地的金黄

你的步履轻轻,踏响热风掠过的玉米地

围绕着无语的乡村,恍惚的岁月

度过苍茫,沿时光的逆流,溯源而上

寻找命运的座标,在遥远的地平线上

升起不落的希望

当你从远方走来,当漫天的风雪

也无法改变你前进的道路

当云雾也无从遮挡你头顶的蓝天之时

我们在自由和充沛的活力中相信

永远激荡在所有志愿者心中的

那一句话:理解万岁

当你从远方走来,走向我丹凤含书

高蹈灵逸的沧阳古城

在这梦想放飞的十万大山

在这三江奔腾的亘古日月旋转

我们越上那风口浪尖的壮志豪情

一同走进这姹紫嫣红愈发美丽的

南方茶马古道中的胜境雄关

那悠悠岁月的延伸和穿越时空的历史的沧桑

看到这风采依旧的是

金生丽水、玉出昆岗的秘境传说

而马蹄下的辉煌竟走不出祖祖辈辈

坚守的大地

贫困的乌云依旧笼罩着

大山的孩子艰辛的跋涉

同是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的你

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